imtoken官方网址下载|日耳曼帝国
日耳曼人(欧洲主要民族之一)_百度百科
(欧洲主要民族之一)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日耳曼人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上选择浏览(共2个义项)展开添加义项日耳曼人播报讨论上传视频欧洲主要民族之一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日耳曼人(拉丁语:Germani;德语:Germanen),他们在罗马帝国时期与凯尔特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也是现今欧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关于日耳曼人的最早文字记载,是古希腊作家皮提亚斯的旅行记 [1],罗马人塔西佗说凯尔特人称莱茵河以东的民族为“日耳曼人”,古罗马独裁官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也在《高卢战记》中提到日耳曼人。 [2]现今瑞典南部境内、挪威西部境内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被认为是日耳曼人的故乡,后部分向欧洲南部迁徙,于罗马帝国时期南迁至德国北部并分裂为多个部落,赶走了居住在阿尔卑斯山北部广大平原上的凯尔特人。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多个国家,并在发展途中大力吸收、继承和发扬了源自古希腊与古罗马的自然科学知识与经验,在古罗马合法并经过改造过后的基督教(来源自犹太),13世纪前迅速崛起。现今的挪威人、丹麦人、瑞典人、冰岛人、德意志人、奥地利人、瑞士人、英格兰人(盎格鲁-撒克逊人)、荷兰人、弗拉芒人、卢森堡人都是日耳曼人,其中德意志人、奥地利人和瑞士人的语言为德语。中文名日耳曼人外文名拉丁语:Germani;德语:Germanen语 种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分 类北日耳曼人、西日耳曼人代表国家挪威、丹麦、瑞典、冰岛、德国、奥地利、瑞士、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信 仰新教、天主教古代神话北欧神话起 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文献记载《埃达》《尼伯龙根之歌》文 字卢恩字母、拉丁字母体貌特征身材高大,拥有金色、银色、棕色头发和蓝色眼睛目录1名称由来2历史沿革▪历史事件▪战争3民族划分▪北日耳曼人▪西日耳曼人▪东日耳曼人4人口5社会▪经济▪生活6文化艺术▪传说▪宗教▪神话7日耳曼语8政权形式▪氏族制▪宗族制▪君主制9所建诸国▪西哥特王国▪汪达尔王国▪勃艮第王国▪英格兰王国▪东哥特王国▪法兰克王国▪伦巴第王国名称由来播报编辑名称由来“日耳曼”一词的语源尚无定论。目前最可信的理论认为“日耳曼”一词由高卢语的“邻近”(*ger)和“人”(*mani)组成,作为对比,今日威尔士语中“邻近”作ger,古爱尔兰语中“邻居”作gair,而今日爱尔兰语中则有前缀gar-(邻近),和形容词garach(邻近的)。另有说法称“日耳曼”一词在凯尔特语中意为“吵闹的”;如布列塔尼语与康沃尔语中的“叫喊”作garm,爱尔兰语中“呼唤”作gairm。除此之外,学者还提出“日耳曼”一词由日耳曼语的“矛/枪”(*gēr)与“人”(manni)合成;中古荷兰语的ghere,古高地德语的Ger,以及古诺尔斯语的geirr等词语均可作为参考。日耳曼在旧时指日耳曼人所居住的地区,之后在近代的一些语言中,如英语、希腊语、意大利语和俄语中,被保留用作对“德国”的称呼。历史沿革播报编辑历史沿革日耳曼诸民族的族源尚无明确说法。据说是使用铁器的北欧人与使用青铜器、操印欧语系的波罗的海南岸居民混合而成,青铜时代晚期,这些人居住在现今瑞典的南部、丹麦半岛以及德国北部介于埃姆斯河、奥得河与哈茨山脉之间的那片地方。 [3]最早使用“日耳曼人”这个词的是希腊历史学家波希多尼。他在约公元前80年时第一次使用这个词。也许他在与中欧的某一个今天无法考证的小民族接触时听到了这个词并将它用来称呼所有的日耳曼民族,有可能这样一个小民族的名字后来成为了整个民族群的名字。 [2]日耳曼人公元前51年恺撒在他的《高卢战记》中使用了日耳曼人这个名称。恺撒在东部高卢战役中,将来自于莱茵河东部的已凯尔特化的对手及其他混合人口统称为日耳曼人。而在此之前罗马人将欧洲西部的民族称为凯尔特人,而欧洲东部的民族被称为赛西亚人。到此时为止,罗马人才认识到日耳曼人并非凯尔特人,而是一个独立的民族群。塔西佗说凯尔特人称莱茵河以东的民族为“日耳曼人”,后来这些民族自己也称自己为日耳曼人。根据这个叙述,这个词有可能是从凯尔特语过来的。严格地说只有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才能将这些民族称为日耳曼人。欧洲北部的青铜器时代的人几乎可以肯定是日耳曼人。而所谓的战斧人与日耳曼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争议。最新的理论通过对河流和地名的研究认为日耳曼人的产生地在今天德国中部山区的北部。但大多数学者对这个理论持怀疑态度。 [2]塔西陀时代,各个日耳曼民族都意识到彼此之间存在一种亲属关系。一些在罗马军队中服役的日耳曼人有时会自称为日耳曼尼(Germani),而那些生活在莱茵河以东的自由日耳曼人则没有一个专门用来称呼自己的集体名字,直到西元11世纪时,他们才采用了diutisc(现代德语deutsch,意为“属于人们的”)这个形容词来自称,由此这个词才流行开来。至于Germani这个族名及该族所用语言,其确切涵义尚不可考。青铜时代晚期,日耳曼人居住在现今瑞典的南部、丹麦半岛以及德国北部介于埃姆河、奥得河与哈茨山脉之间。随着铁器的应用、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从公元前6世纪左右,日耳曼各部落开始南迁。汪达尔人、格庇德人及哥特人自瑞典南部外迁,占据波罗的海南岸大体上相当于奥得河与维斯杜拉河之间的地区。早期的迁徙行动,也有向南和向西发展的。其结果是把居住现今德国西部大部地方的凯尔特诸民族挤走了。公元前3世纪,他们沿着易北河南下到达波希米亚北部地区,又沿着萨勒河进入图林根地区。公元前2世纪末,定居在日德兰半岛的日耳曼部落侵入地中海文化区域,直接同罗马人对峙。公元前1世纪中期,大批日耳曼人从腹地出发来到莱茵河边,同罗马帝国不断发生军事冲突。经过漫长的斗争,日耳曼部落的汪达尔人、勃艮第人和哥特人占领了维斯杜拉河流域。公元前1世纪中叶,又将凯尔特人逐出,最终定居于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莱茵河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奴隶制共和国被帝国所代替后,遂将其北部直接为邻的日耳曼部落作为征服对象。西元前9年,罗马人自莱茵河拓展其疆域东至易北河,凯撒时代,日耳曼人已在莱茵河以西定居下来,向南则已达到多瑙河一带了。他们与罗马人之间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战斗发生在西元前2世纪之末,当时辛布里人与条顿人联合入侵高卢南部和意大利北部,但在前102及前101两年中,全部为马略(157~86?BC)所歼灭。罗马帝国的征服目标是,占领直到易北河的广大日耳曼部落居住区,将其划入帝国版图,组成罗马行省——大日耳曼尼亚。罗马帝国集中力量把莱茵河区建成军事基地。公元前12年,罗马帝国在莱茵一线集中36个军团,总兵力达30万人,并在这一年开始了对日耳曼部落的征服战争。 [2]战争初期,罗马军队遇到了日耳曼各部落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公元8年,一支深入日耳曼腹地的罗马军队受到了日耳曼诸部落的沉重打击。罗马人“艰难地去征服前进道路上的对手,而每一次胜利,他们都得付出血的代价。”然而日耳曼各部落的抵抗都是各自为战,没有联合行动。这使罗马人可以集中优势兵力依次进攻各部落。经过10余年的战争,日耳曼部落大部分被征服。由于无力派出足够的军队去占领整个日耳曼人居住区,并对其实行有效的统治,罗马帝国只得迫使被征服的日耳曼部落向帝国称臣纳贡,建立强制性的条约依附关系。经过多年的斗争,日耳曼人逐渐意识到,要战胜装备精良、经验丰富的罗马军队,必须改变各个部落各自为战的涣散状态。于是部落联盟开始出现了。易北河公元9年秋,日耳曼各部落的战士,在条顿堡森林同3万罗马军队遭遇,日耳曼人取得了重大胜利,罗马3个军团几乎被全歼。这次胜利后许多日耳曼部落重新获得独立。这就决定了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的边界不是在易北河,而是仍然在莱茵河流域一线。公元11年,罗马帝国再次越过莱茵河,对日耳曼人发动新的征服战争,并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公元17年,罗马军队占领施特拉斯堡、温迪施和美因茨。但罗马人已无力继续深入日耳曼人腹地。在公元1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罗马帝国逐渐把边界推进到莱茵河东岸,从而加固了罗马莱茵河——多瑙河边界体系。公元1世纪下半期后,罗马人开始在莱茵河东岸地区建立界墙。这意味着罗马帝国最终结束了征服战争。公元1世纪初,罗马帝国正式把莱茵河与多瑙河上游划入帝国版图,建立了两个行省:上日耳曼行省和下日耳曼行省。前者首府是美因茨,后者是科隆。两省总督由当地罗马驻军的副将担任。2世纪在日耳曼地区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首先过去分裂的日耳曼部落联合为大部落,其次日耳曼人越来越多地对罗马边界进行袭击。这些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原因今天还无法断证,可能的一个原因是随着日耳曼部落经济文化的发展、氏族公社制度的解体,部落上层渴望向外扩张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部落下层民众也因人口的增长不得不向外迁徙,寻求新的能够谋生的土地。罗马帝国正日益衰弱,无力抵御外敌的入侵。或者有可能是饥荒造成的。总之从公元4世纪起,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部落开始大规模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G”为日耳曼语地区公元376年,日耳曼民族的西哥特人部落受匈人袭击,他们在获得罗马皇帝同意后,渡过多瑙河进入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第二年,西哥特人不堪罗马人的压迫又起义反抗。395年罗马帝国分裂,西哥特人又与当地奴隶、隶农一起打击西罗马帝国。418年,在高卢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国。继西哥特人涌入罗马帝国的日耳曼部落还有:勃艮第人、法兰克人、东哥特人、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等。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约持续了2个世纪,他们与当地的奴隶、隶农起义一起,摧垮了罗马帝国,在罗马领土上建立了许多日耳曼人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逐渐成为日耳曼诸王国中力量最强的国家。罗马帝国在莱茵河下游的边疆地区,面临着法兰克人的威胁。美因河流域在260年前后为勃艮地人所占,而位于黑森林地区的阿格里·戴可美特则为阿勒曼尼人所据有。那些勃艮地人显然是从德国东部区域迁来的。法兰克人和阿勒曼尼人也许是两个民族联盟,他们在塔西图斯时代,曾各据一方,尽管有些可能来自东部的移民杂居在他们中间。塔西图斯所谈到的那些生活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各民族在二世纪的后半期内曾向东南方迁移。因之,哥特人在此时期控制了乌克兰和今罗马尼亚的大部分地区;格庇德人占有特兰西瓦尼亚以北的山地;汪达尔人则成为他们西部的邻居了。到500年之际,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已进入英格兰,法兰克人则拥有高卢的北部。勃艮地人占居隆河流域一带,西哥特人生活在他们的西边。东哥特人定居于意大利,而汪达尔人到达了非洲。507年,法兰克人把西哥特人从其所占高卢地区的大部地方驱逐出去。西哥特人在高卢的领土当时已由庇里牛斯山一带扩展到罗亚尔河流域,他们被法兰克人逐出以后,便进入伊比利亚,直到711年才被入侵的阿拉伯人击败。568年伦巴底人进入意大利,建立独立王国,到774年,这个王国被查理曼(742~814)灭掉。德国东部一些地区自从哥特人和一些别的民族离开之后,便被斯拉夫人占领,斯拉夫人还向西扩张,远达波希米亚和易北河流域。8世纪以后,日耳曼人收复了德国东部地区、下奥地利地区和施蒂里亚、卡林西亚的大部分土地,把斯拉夫人从这些地方统统赶了出去。百科x混知:图解日耳曼人历史事件约公元前500年—公元前50年,被认为与原始日耳曼语使用者相关的前罗马铁器文化分布区,在斯堪的纳维亚以南,以洋红色标示的部分为亚斯多夫文化分布区。最早的关于日耳曼人的报道来自他们与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接触。约前330年希腊旅行家皮西亚斯从马赛出发报道了北海地区和在那里生活的民族。约前200年东日耳曼人中的巴斯塔奈人进入今天的罗马尼亚东部并与马其顿和巴尔干半岛上的其它民族发生战争。辛布里人和条顿人主条目:辛布里战争(条顿入侵)约前120年辛布里人和条顿人南移,其原因今天没有完全能够考证。当时的历史资料说日德兰半岛上发生了一次大风暴,因此那里的居民离开了他们的家乡。今天更多的人怀疑是辛布里人因人口增长,以及海水对陆地的侵蚀气候变化造成的饥荒是迁移的原因。约前113年他们遇到罗马人。在两个民族的交战中罗马人几乎全军覆没。日耳曼人将一场突然来到的暴风雨当作他们的气候神的警告因此中止了作战。前109年、前107年和前105年罗马人一再与这两支日耳曼人作战,但每次都战败。一直到这两个民族分裂后罗马人才于前102年战胜了条顿人,前101年战胜辛布里人。阿里奥维斯图斯更多资料:高卢战争辛布里人和条顿人向凯尔特人居住的德国中部山区的突破沉重地打击了凯尔特人在德国中南部的力量,使得后来其它日耳曼人(比如斯维比人)得以在今天的黑森州和美因河流域定居。在首领阿里奥维斯图斯的领导下他们甚至闯入高卢,但在那里被恺撒于前58年击败被迫退回莱茵河东。前1世纪恺撒占领高卢使得日耳曼人成为罗马人的直接邻居。这个接触始终不和平。恺撒于前55年和前53年渡莱茵河对日耳曼人进行惩罚性进攻。但恺撒将莱茵河看作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边界。但此后莱茵河边境依然不和平。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决定将驻扎在高卢的士兵迁移到莱茵河。但莱茵河边境依然不稳定。奥古斯都因此改变了他的策略。从前12年到前9年他的养子尼禄·克劳蒂乌斯·杜路苏斯多次对日耳曼人进攻。他征服了多个日耳曼部族。但这些部族不是真的投降罗马帝国。前8年杜路苏斯在撤退时从马上摔落负伤死亡。他的兄弟提庇留从前8年开始恢复杜路苏斯的进攻。4年他征服了至此为止一直反抗罗马的切鲁西人。为了继续向易北河进发,罗马人在莱茵河东建立了一系列城市。今天德国黑森州的一些城市的名字来自于拉丁文。6年罗马人企图从美茵茨出发进攻位于今天波希米亚的一个王国。但因为在潘诺尼亚爆发了动乱,所以这个行动半途而废。虽然如此罗马人依然将到易北河的日耳曼地区看作他们的一个省。条顿堡森林战役主条目:条顿堡森林战役日耳曼人的抵抗似乎被消灭后,普布利乌斯·昆克蒂利乌斯·瓦卢斯受命在被占地区引入罗马的法律和收税。他在那里同时是省长和莱茵河军团的最高指挥官。瓦卢斯在此前在叙利亚就已经获得了一个残暴贪婪的名声。他的统治很快就激起了日耳曼人的反抗。他下令严惩反对罗马的人,而他引入的税在日耳曼人眼里非常不公平。对日耳曼人来说,只有奴隶才交税。在这种情况下切鲁西贵族阿尔米纽斯得以团结多个日耳曼人部落。阿尔米纽斯本人拥有罗马公民权甚至是罗马骑士。他利用瓦卢斯对他的信任而将瓦卢斯引入一个圈套。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罗马丧失了三个军团(约25000士兵)。这样罗马向东发展的计划就在9年结束了。到民族大迁徙为止日耳曼人受罗马的影响甚小。条顿堡森林战役原始日耳曼语时代(公元前100年以前)日耳曼部落的分布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扩张图(公元前50年,公元100年,公元300年),紫色部分是罗马帝国分别在公元前68年和公元117年的疆域。14年和16年在吉曼尼卡斯的领导下罗马军队再次渡莱茵河进入日耳曼人地区。历史学家对这两次远征的性质还争议不清。因此它们是罗马的扩张政策的继续还是惩罚性进攻不明。但此后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战争依然不断。29年罗马军队平息一场至此为止比较亲罗马的弗里斯兰人的暴乱。69年为了扑灭巴它瓦人的暴乱罗马不得不从西班牙和不列颠调兵。83年罗马皇帝多米提安决定将罗马在莱茵河和多瑙河的边界向北移。在莱茵河以西和多瑙河以北罗马建立了一条很长的界墙来保护罗马和日耳曼之间的边界。同时莱茵河地区被分为上日耳曼省和下日耳曼省两个省。1995年后的研究认为上日耳曼界墙不是在83年/85年在多米提安统治时建立的,而是98年后在图拉真统治时建立的。100多年来的研究在上日耳曼界墙没有发现任何98年以前的文物(比如界碑、刻印或可用来确定时间的木头)。而且这道界墙更适合图拉真时期的军事需要。多米提安时期这个需要不是这么明确。122年在哈德良统治下罗马人将内卡河和多瑙河之间的界墙再次向北移了20到40千米。最后一次罗马将它的边境向日耳曼地区移动时在159年在安托尼努斯·比乌斯统治时进行的。2世纪在日耳曼地区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首先过去分裂的日耳曼部落联合为大部落,其次日耳曼人越来越多地对罗马边界进行袭击。167年马克曼人、夸地人、伦巴第人、汪达尔人和其它部落进入潘诺尼亚省导致马克曼战争(167年至180年)。马尔库斯·奥勒里乌斯领导了四次军事行动征服了入侵的日耳曼人。当时罗马可能有建立两个新的省的计划。但180年马尔库斯·奥勒里乌斯死后,他的儿子科莫德斯恢复了过去的防卫性战略。他与日耳曼人修和。许多历史学家将马克曼战争看作是民族大迁徙的前奏。其原因是哥特人向黑海和汪达尔人向多瑙河的迁徙所造成的罗马边境上的人口的变迁。这些日耳曼民族迁徙的原因今天还无法断证,有可能是饥荒造成的。战争约前330年古希腊著名探险家匹泰阿斯从马赛出发,到达北海地区的日德兰半岛。在半岛西海岸,他发现一片盛产琥珀的海滩,那里居住着一个日耳曼人的部落,匹泰阿斯在他的旅行日记中将其称之为“古顿”。后经学者考证,这就是日耳曼人的“条顿”部落。此时期日耳曼人仍然过着原始游牧生活,正在不断地迁徙。约前200年东日耳曼人中的巴斯塔乃人进入今天的罗马尼亚东部并与马其顿和巴尔干半岛上的其它民族发生战争。辛布里人和条顿人的长征约前120年辛布里人和条顿人南移,其原因今天没有完全能够考证。当时的历史资料说日德兰半岛上发生了一次大风暴,因此那里的居民离开了他们的家乡。今天更多的人怀疑是气候变化造成的饥荒是迁移的原因。前1世纪恺撒占领高卢使得日耳曼人成为罗马人的直接邻居。这个接触始终不和平。恺撒于前55年和前53年渡莱茵河对日耳曼人进行惩罚性进攻。但恺撒将莱茵河看作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边界。约前113年他们遇到罗马人,罗马人几乎全军覆没。日耳曼人将一场突然来到的暴风雨当作他们的气候神的警告,因此中止了作战。前109年、前107年和前105年罗马人一再与这两支日耳曼人作战,但每次都战败。一直到这两个民族分裂后罗马人才于前102年战胜了条顿人,前101年战胜辛布里人。阿里奥维斯图斯和恺撒的战争辛布里人和条顿人向凯尔特人居住的中部山区的突破沉重地打击了德国中部和南部凯尔特人的力量。后来其它日耳曼人(比如斯维比人)得以在今天的黑森州和美因河流域定居。在他们的首领阿里奥维斯图斯的领导下他们甚至闯入高卢,但在那里被恺撒于前58年击败被迫退回莱茵河东。但此后莱茵河边境依然不和平。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决定将驻扎在高卢的士兵迁移到莱茵河。但莱茵河边境依然不稳定。奥古斯都因此改变了他的策略。从前12年到前9年他的养子尼禄·克劳蒂乌斯·杜路苏斯多次对日耳曼人进攻。他征服了多个日耳曼民族。但这些民族不是真的投降罗马。前8年杜路苏斯在撤退时从马上摔落死亡。他的兄弟提庇留从前8年开始恢复杜路苏斯的进攻。4年他征服了至此为止一直反抗罗马的切鲁西人。为了继续向易北河进发,罗马人在莱茵河东建立了一系列城市。今天德国黑森州的一些城市的名字来自于拉丁文。6年罗马人企图从美茵茨出发进攻位于今天波希米亚的一个王国。但这个行动半途而废因为在今天的匈牙利爆发了动乱。条顿堡森林战役公元9年秋天,日耳曼各部落的战士,在条顿堡森林同3万罗马军队遭遇,日耳曼人采用了游击战术,依仗对地理环境的熟悉,利用林间曲折复杂的道路与罗马军队周旋,很快将罗马人分割成无数小块,逐个打击。罗马3个军团几乎被全歼。日耳曼人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胜利是日耳曼人的转折点,许多日耳曼部落重新获得独立。条顿堡森林之战使罗马帝国陷入困境,罗马皇帝被迫放弃了建立大日耳曼尼亚行省的计划。这就决定了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的边界不是在易北河,而是仍然在莱茵河流域一线。14年和16年在吉曼尼卡斯的领导下罗马军队再次渡莱茵河进入日耳曼人地区。历史学家对这两次远征的性质还争议不清。因此它们是罗马的扩张政策的继续还是惩罚性进攻不明。但此后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战争依然不断。29年罗马军队平息一场至此为止比较亲罗马的弗里斯兰人的暴乱。69年为了扑灭巴它瓦人的暴乱罗马不得不从西班牙和不列颠调兵。83年罗马皇帝多米提安决定将罗马在莱茵河和多瑙河的边界向北移。在莱茵河以西和多瑙河以北罗马建立了一条很长的界墙来保护罗马和日耳曼之间的边界。同时莱茵河地区被分为上日耳曼省和下日耳曼省两个省。1995年后的研究认为上日耳曼界墙不是在83年/85年在多米提安统治时建立的,而是98年后在图拉真统治时建立的。100多年来的研究在上日耳曼界墙没有发现任何98年以前的文物(比如界碑、刻印或可用来确定时间的木头)。而且这道界墙更适合图拉真时期的军事需要。多米提安时期这个需要不是这么明确。122年在哈德良统治下罗马人将内卡河和多瑙河之间的界墙再次向北移了20到40千米。最后一次罗马将它的边境向日耳曼地区移动时在159年在安托尼努斯·比乌斯统治时进行的。马克曼战争167年马克曼人、夸地人、伦巴第人、汪达尔人和其它部落进入潘诺尼亚省导致马克曼战争(167年至180年)。马尔库斯·奥勒里乌斯领导了四次军事行动征服了入侵的日耳曼人。当时罗马可能有建立两个新的省的计划。但180年马尔库斯·奥勒里乌斯死后,他的儿子科莫德斯恢复了过去的防卫性战略。他与日耳曼人修和。武器与装备在罗马帝国早期,日耳曼人使用的武器,不论是进攻型的还是防御型的,都是以缺少金属材料为其特征的。他们的主要武器是一种长矛,很少人佩戴刀剑。他们对头盔及胸甲几乎毫无所知。他们使用一种轻型盾牌,是木制或柳条编织的,有时镶以铁边,有时用皮革加固,这就是他们仅有的防御武器了。这种缺少足够装备的状态说明为什么日耳曼人与武装精良的罗马军队交锋时总是采取猛攻猛打、速战速决的战术。如果他们卷入一种拖延时间的肉搏战,他们的轻型盾牌和长矛便会遇到罗马人的重型短剑和方盾铁甲,因之要想取胜是毫无希望的。到6世纪时,日耳曼诸民族中也是很少拥有足够的军事装备的。他们中间没有一个民族曾建起一支武装足以与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483~565)的重装备骑兵射手相抗衡。民族划分播报编辑日耳曼人分布情况在塔西图斯时代,各主要的日耳曼民族分布情况如下︰卡蒂人(Chatti)居住在黑森(Hesse)地区。弗里斯人(Frisii)分布于莱茵河与埃姆河之间的沿海地带。卡乌基人(Chauci)生活于威悉河的河口附近地区,而聚集于其南面的则是阿米尼乌斯的所属部族切鲁西人(Cherusci)。斯维比人的名字曾是士瓦本(Schwaben)这一地名的来源,而这个民族集团则分散在梅克伦堡(Mecklenburg)、布兰登堡(Brandenburg)、萨克森(Saxony)和图林根(Thuringia)各地;居住哈弗尔(Havel)河及施普雷(Spree)河流域的塞姆侬人(Semnone)属于斯维比民族集团,生活在塞姆侬人地区西北的伦巴底人也是一个斯维比民族。另有7个民族信奉大地女神内尔瑟丝(Nerthus),其中盎格鲁人集中居住在什列斯威(Schleswig)东部的昂格尔恩(Angeln)半岛。在罗马帝国的多瑙河边界地带,赫门杜里人(Hermunduri)自雷根斯堡(Regensburg)附近地区向北开拓,经法兰克尼亚(Franconia)而达图林根。原先居住在美因河流域的马科曼尼人(Marcomanni)在西元前一世纪的最后10年间迁往波希米亚,而那里却一直是由一个名为博伊人(Boii)的塞尔特民族占居著的地方。马科曼尼人的东邻是住在摩拉维亚(Moravia)的夸迪人(Quadi)。在多瑙河下游有一个民族称作巴斯塔奈人(Bastarnae),人们常把他们看作就是日耳曼人。哥特人、格庇德人及汪达尔人都散处波罗的海南岸地区。塔西图斯还谈到了居住在现今瑞典境内的苏伊昂人(Suione)和锡唐人(Sitone)。他也提到几个在历史上无足轻重的民族,但他却对撒克逊人和勃艮地人只字未提,至于其他一些突起于那个时代之后的重要民族,他当然就无法预知其名了。在北德和斯堪的纳维亚生活的日耳曼人的部落大约可以分为北日耳曼人、西日耳曼人和东日耳曼人。北日耳曼人北日耳曼人是斯堪的纳维亚的日耳曼人。他们后来演化为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和冰岛人。考古学家将北日耳曼人又分东西两股。西日耳曼人西日耳曼人包括:易北河日耳曼人如斯维比人,后来演进为施瓦本人、马科曼尼人/马克曼人和夸迪人/夸地人,最终成为巴伐利亚人。北海日耳曼人如巴塔维人、弗里斯兰人/弗里斯人、考肯人、萨克森人/撒克逊人、盎格鲁人、朱特人等,后来形成盎格鲁-撒克逊人/英格兰人。莱茵河-威悉河日耳曼人如切鲁西人、卡狄人为(黑森人的祖先)、法兰克人等。东日耳曼人在东日耳曼人中有波罗的海南的哥特人、汪达尔人和勃艮第人等。考古学家将他们细分为四个组。由于匈奴人从亚洲进入以及斯拉夫人从东欧涌入这些人受到非常大的压力,他们被迫向西和向南迁徙,这使他们与当地人之间产生了很多冲突。人口播报编辑全球纯正日耳曼民族大约三亿多人。排名国国语人口日耳曼人口占比16德国德语82,800,00079.0%22英国英语65,648,00087.1%66荷兰荷兰语17,164,30077.4%89瑞典瑞典语10,081,39679.4%96奥地利德语8,794,26781.1%112丹麦丹麦语5,748,76997.4%117挪威挪威语5,277,76284.0%172冰岛冰岛语343,96092.0%社会播报编辑日耳曼人(4张)日耳曼人定居中欧以后,保持着氏族组织。公元前1世纪中叶日耳曼人的生产力相当低下,连与罗马人接触较多的苏维汇人也是以畜牧和打猎为生,农业不重要,仍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大概一块地收获几次以后就得丢掉,换种新的土地。那时,日耳曼人还没有定居,没有奴隶,由氏族首领主持公务,战争时期则选出握有生杀大权的军事首长,显然还是十分完整的氏族社会。土地是由公社共有的,公社土地的多少,以耕者口数为准;公社之内,再按贵贱分给各人。可见耕地仍然公社共有,但已经不是平均分配了。按贵贱分给各人,研究者认为指的是分给“大家庭公社”它包括几代人,耕种一定的土地,使用四周荒地,是母权制共产制家庭到现代小家庭之间的过渡形式。耕畜和住宅已经归各家私有,不再是公共财产;尤其是耕畜,是他们钟爱的财产,犯了轻罪可用它抵偿。很久以后的农村公社(马尔克),就是从这种大家庭公社发展起来的。150年后,日耳曼人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他们停止流动,出现定居和村落,知道用木头盖房子,屋里涂以油亮的粘土,挖有藏东西的地窖。农业比凯撒时代进步,但只种谷物,还没有菜园和果园。畜牧业仍占重要地位,他们常以畜群的多寡相夸耀。以兽皮为衣,但妇女已能穿上带有紫边的亚麻布衣裳。有轻便的铁制武器。在靠近帝国的地方,使用罗马货币进行交换。社会公元1世纪,大多数日耳曼部落形成军事民主制,并出现了按地域关系组成的大家族公社,称“马尔克”。公社成员有简陋的房子和独家院子,几家毗邻形成小村庄。大家从公社那里分得土地进行农耕,产品归自己所有。按照凯撒的记载,日耳曼人从事畜牧,大部分食物为奶、酪、肉等,均取自他们所放牧的牛羊,日耳曼人也从事某些耕作,主要作物是谷物、块根植物、蔬菜等。不过,日耳曼人所畜牛马,若以罗马人的标准来衡量,则均非良种。早期日耳曼族地区商业发展程度如何,人们知之甚少。当时肯定有奴隶贸易,并有许多奴隶被卖到罗马人那里。为数不多的使用陶钧制陶的陶工,和铁匠、矿工一样在出售其产品。最重要的货物是牲畜。不过,普通日耳曼族村落中人们使用的器具,多数都是自造的。在凯撒时代,不少外国商人在日耳曼人地区兜售意大利人和塞尔特人的制品,十分活跃。商人们向富有的武士们供应诸如葡萄酒及青铜器皿之类的商品。然而自从奥古斯都当政后,日耳曼人自罗马帝国的进口商品,数量大有增长。当时日耳曼族领袖们得以购买各式各样的货物,像玻璃容器、红色餐具、罗马制武器、胸针、小雕像、各类装饰品以及其他物件,而这些都是在此之前所无法买到的。这些罗马制品为买主们提高不少身价,但究竟日耳曼人是用什么样的支付方式来换取这些货品的,这个问题还不十分清楚。最重要的粮食是大麦。日耳曼人常常不耕种他们的田地来让它们恢复它们的生产力。日耳曼地区经常发生饥荒。约1世纪左右日耳曼人接触到犁,但其普及率很低。铁器时代在德国境内亦即日耳曼诸民族活动、聚居的主要地区之内开始的时间,大约要比凯撒时代早4个世纪左右。但即使是在凯撒时代,金属材料对于日耳曼人的家用器皿来说,显然也是一种奢侈品,那些绝大多数器皿为木制、草制、或陶制的。他们使用的较大的金属器件,大多数还是青铜制品,尽管武器尚非铜制。陶器大部分仍为手工制作,以陶钧制作的盆罐之类的容器是颇为罕见的。从塔西陀到民族大迁徙前,日耳曼人的进步尤快,惜无文字记载。考古发掘表明,与罗马的贸易一度繁荣。他们用家畜、奴隶和琥珀换取罗马的武器、纺织品和金银制品。与此同时,农牧业、金属加工、纺织和造船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人口急剧增加。经济日耳曼人大多数是定居的农民,很少游猎。经济自给自足,手工业有铁工、陶瓦工、木工。印欧语言的时候轮就已经被发明了,在日耳曼语言中轮有两个词。日耳曼人没有货币。他们之间的贸易以货物交换为主。最重要的货物(如同罗马人)是牲畜。今天英语中的fee(收费)与德语中的Vieh(牲畜)是同一个词根。最主要的牲畜有牛、绵羊、猪、山羊和马。养蜂业和织布业也有。日耳曼人还知道如何制造奶酪,对奶酪他们有一个自己的词。约1世纪左右日耳曼人接触到犁,但其普及率很低。最重要的粮食是大麦。日耳曼人懂得利用休耕来让田地恢复它们的生产力。此外他们还知道使用肥料。粮食主要做成粥,一直到中世纪为止只有富人才能买得起面包。因为纬度较高,光热不足,平原为冰碛平原,土壤比较贫瘠,日耳曼地区的生产力比南方的罗马低得多。塔西佗写道:“他们有很多牲畜,但大多数都不怎么样。就算牛也不像牛那么高大,即使它们的角也很小。”日耳曼地区经常发生饥荒,许多人营养不良。他们的平均寿命比较低。历史学家估计这是他们迁徙的主要原因。生活凯撒时代,日耳曼人穿着很少,常常只是一片兽皮,男男女女在河中同浴。饮食上绝大部分是乳制品和肉类,他们对农业并没投入太多精力,每年土地重新分配。日耳曼人的居民点相当小。通过对他们的墓地的考察考古学家可以推测出他们的居民点一般约有200个居民。这些居民点没有系统的计划:假如有一个日耳曼人在一个地方定居后就会有其他人搬过来。直到今天在德国和其它日耳曼文化区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由多个小村聚集在一起而组成的村落。通过考古发掘考古学家知道,日耳曼人的房子是木房子,由于木头都早已腐烂了,只有通过它们在地基上留下的支柱的洞来考察它们的建筑方式。最常见的日耳曼住房是长方形的。人畜同住一个房中,只有一堵墙隔离他们。住房内没有其它墙。在它的当中有一个燃火点。屋上的一个洞用来排烟。日耳曼人的房屋没有窗。通过对遗留下来的骨骼和在沼泽地里保存下来的尸体的研究证明日耳曼人的确比罗马人高,此外他们的确有相当大的体力,大多数日耳曼人的确有金发。一般来说日耳曼人比罗马人高出一头。日耳曼人的健康状况往往很坏:营养不良和关节炎非常普及。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5年。古代作家共同报道说日耳曼人酗酒非常厉害。最主要的酒类是蜂蜜酒和啤酒。日耳曼人在重要的节日往往庆宴。他们相信他们的神也喜欢酒。塔西佗报道说:“这是一种由大麦或小麦酿造的饮料,它们与葡萄酒有一定的类似性……”关于他们的酗酒他写道:“只要给他们足够的酒,那么用酒来战胜他们比用武器来战胜他们更容易。”文化艺术播报编辑文化艺术罗马奴隶社会的文化传入,城市拥有豪华市场和淋浴设施,从山间溪流或山泉引水的自来水管,排污水渠,长距离道路网,高度发展的手工业,城市和农村有供暖设施的住房,罗马人的许多栽培技术,如葡萄种植法,园艺的引进等等,这一切充分说明了罗马文化对这两个地区的影响。这种影响还渗透到日耳曼人的语言中。日耳曼语中军事、采石技术、建筑、园艺、贸易和交通等领域的许多词汇都可溯源于罗马语。通过到日耳曼地区经商的罗马商人和留在被征服地区的罗马军人,罗马文化又越过界墙渗入日耳曼其他部落。公元1—2世纪,罗马商品已遍布日耳曼部落地区,尤其是波希米亚地区、莱茵河与威悉河之间的广大区域更是罗马文化的主要接受者。罗马文化的传入促进了莱茵河与多瑙河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速了日耳曼氏族部落物质文化的发展。日耳曼部落显贵、军事首领和亲兵通过和罗马帝国的战争和交易获得大量土地和财富,他们开始按罗马世界的模式组织生产和生活,成为日耳曼部落中的富有者和特权阶级,日耳曼氏族公社制度逐渐解体。法兰克人在克洛维(Clovis)的领导下,正式宣布接受天主教教义,后来勃艮地人又在西吉斯蒙德(Sigismund)的号召之下,改宗天主教。在此之前,没有一个主要的日耳曼民族信奉天主教。他们之所以选择阿里乌派而不接受天主教的原因,还不清楚。欧洲大陆最后一个改信基督教的日耳曼民族是古撒克逊人,他们是在8世纪后半期内成为基督教信奉者的,而斯堪的那维亚诸民族到10世纪才接受了基督教。英格兰是在7世纪成为基督教国家的。传说由于日尔曼人普遍具有金发碧眼,身材高大的显著白种人特征,这些白种人特征往往被纳粹党视日耳曼人为优秀人种的的根据。纳粹党也把这些白种人特征用作衡量一个民族是否属于优秀民族的标准,历史上这些显著的白种人特征陆续衍生出关于日尔曼人的传说。19世纪和20世纪前半叶在德语地区日尔曼人往往被表现为“超人”,这个形象的主要缘由是塔西佗、恺撒等的描写。在他们的作品中他们将日耳曼人描写为金发碧眼的巨人,他们拥有超人的力气。通过对遗留下来的骨骼和在沼泽地里保存下来的尸体的研究证明日尔曼人的确比罗马人高,此外他们的确有相当大的体力,大多数日耳曼人的确有金发。一般来说日尔曼人比罗马人高出一头。宗教有些资料表明,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之前,居住在罗马帝国边境以外的势力强大的日耳曼诸民族中,没有一个信奉基督教的;但在476年以前即已进入帝国各行省的日耳曼人,则在30、40年之内就皈依基督教了。汪达尔人大概是在409~429年间在西班牙境内改宗基督教的,勃艮地人是在412~436年间在高卢东部接受基督教的,东哥特人大约是在456~472年间在潘诺尼亚省成为基督教的信众的。所有这些日耳曼人都信奉基督教阿里乌派的教义。496年,法兰克人在克洛维(Clovis)的领导下,正式宣布接受天主教教义。神话在凯撒时代,日耳曼人的神主要是日神,月神,火神等。日耳曼语播报编辑最早的关于日耳曼人的记录来自于前2和前1世纪的古典作家。从约200年开始日耳曼人开始使用一种自己的文字。此前历史只有通过考古和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的方法以考证。通过对各个日耳曼语言(古德语、古英语)的仔细比较和日耳曼语言与其它印欧语言的比较,语言学家可以基本上重建日耳曼语(也称“前日耳曼语”或“泛日耳曼语”)。这些比较最主要的结果是:日耳曼语属于印欧语言,在这个语族中它属于其西方的一支。在印欧语系中凯尔特语和古意大利语最接近。这三种语言一起组成古欧洲语言。前3或2千年时,也就是说青铜器时代的早期,古欧洲语言是中欧的语言。但其精确的地点和时间今天已经无从考证,或者争议很大。日耳曼语言之间非常近似,这很可能说明它们有很长的共同演化的时间。大多数语言学家将前日耳曼语从凯尔特语和古意大利语分离出来的时间定为前2千年上半叶。日耳曼语分离出来后它依然与凯尔特语有接触。一些凯尔特语的词汇被日耳曼语借用。此外日耳曼语对芬兰语也有影响。一些日耳曼语的词汇在芬兰语中出现(比如国王,日耳曼语为kuningaz,芬兰语为kuningas。比如指环,日耳曼语为ringaz,芬兰语为rengas等)。最早使用“日耳曼人”这个词的是希腊历史学家波希多尼。他在约前80年时第一次使用这个词。也许他在与中欧的某一个今天无法考证的小民族接触时听到了这个词并将它用来称呼所有的日耳曼民族。有可能这样一个小民族的名字后来成为了整个民族群的名字。日耳曼人自己将自己称为日耳曼人的可能性非常小。前51年恺撒在他的《高卢战记》中使用了日耳曼人这个名称。恺撒这里将所有莱茵河以东的民族统称为日耳曼人。在此之前罗马人将欧洲西部的民族称为凯尔特人,而欧洲东部的民族被称为斯基泰人。此时罗马人才认识到日耳曼人并非凯尔特人,而是一个独立的民族群。索尔,日耳曼人的雷神。他的锤便是雷电。由Mårten Eskil Winge绘画,大约于1872年绘成。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他的《日耳曼尼亚志》中称“日耳曼人”是一个比较新的称呼。一开始只有通格人(Tungrer)被称为日耳曼人,后来所有日耳曼民族都被这样称呼。塔西佗说高卢人称莱茵河以东的民族为“日耳曼人”。后来这些民族自己也称自己为日耳曼人。根据这个叙述这个词有可能是从凯尔特语过来的。塔西佗在他的书里详细地列举了每个日耳曼民族部落从莱茵河到维斯瓦河,从多瑙河到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居住地。严肃地说只有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才能将这些民族称为日耳曼人。过去曾有很多研究通过考古学研究来推导出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古日耳曼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个研究曾一度完全被放弃。今天类似的研究在非常精心的学术范围内重新开始,其目标是使用考古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来获得一个内在不矛盾的整体影像。按照这个研究欧洲北部的青铜器时代的人几乎可以肯定是日耳曼人。而所谓的战斧人(前2800年至前2200年)与日耳曼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争议。最新的理论通过对河流和地名的研究认为日耳曼人的产生地在今天德国中部山区的北部。但大多数学者对这个理论持怀疑态度。过去学者们以为日耳曼语言是在约前500年由于日耳曼语语音变迁从其它西部印欧语言中分离出来的。在这个语音变迁中比如k通过ch变为h,或者p变为f,t变为th。新的研究认为这个变迁很晚才发生,它发生的时间可能是前1世纪。最主要的证据是辛布里人的民族名称。前2世纪后期辛布里人与条顿人一起威胁罗马北部。这两个民族的家乡是今天的丹麦。在拉丁文中辛布里人的名字为cimbri,而不是chimbri或himbri,后来日耳曼人的名字在拉丁语中使用ch来写,比如chatti。因此今天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个语音迁移在前2世纪后期还没有开始或还没有完成。一些早期流传下来的地名说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这个见解对日耳曼语言学有非常重要的后果。这样一来至今为止被称为“泛日耳曼语言”的语言是在前2到1世纪形成的,到1世纪时它又分裂为许多自己的日耳曼语言。此前日耳曼人的语言与印欧语言相似,这个更古老的语言没有被留传下来,但其基本结构可以被重新构造出来。日耳曼语语言母语人数English(英语)3.6亿—4亿人Deutsch(德语)1亿人Nederlands(荷兰语)2300万Svenska(瑞典语)920万Afrikaans(南非语)710万Neddersassch(低地德语)670万Dansk(丹麦语)550万Norsk(挪威语)500万ייִדיש(意第绪语)150万Scots(低地苏格兰语)150万Lèmburgs(林堡语)130万Frysk(弗里斯兰语)50万Lëtzebuergesch(卢森堡语)40万Íslenska(冰岛语)30万Føroyskt(法罗语)7万政权形式播报编辑氏族制日耳曼人定居中欧以后,保持着氏族组织。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演进,群体人口的不断扩增,更为复杂的事务决定了建立一种核心权力的需要。部落酋长、军事首领和扈从队长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他们开始脱离生产,占有优良土地,获取更多的财富。于是,高踞于部落成员之上的特权人物、贫富分配等不平等现象便逐渐产生。这预示着日耳曼氏族制度正走向解体;而罗马帝国对日耳曼部落的征战则大大加速了这个过程。宗族制按照凯撒所描述的,日耳曼诸民族中未曾有过专制统治的迹象。各宗族集团的领袖们,只是在出现族人之间的纠纷时负责进行调解,而且这种排难解纷的功能,也只限于在其同一宗族之内行使,不能越出范围。当时似乎并不存在仲裁团体之类的组织。事实上,在和平时期,他们并没有一个集中的权威部门,可以发号施令行使职权来管理所有宗族的事务。在战争时期,据凯撒著作中的记载,日耳曼各民族要选出若干名联合指挥官,他们是集体领导者,而其掌权也仅限于战时。到塔西图斯时代,日耳曼族中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军事首领制。这一职位,只有那些公认的所谓“皇族”成员才有资格充任。这些“皇族”曾存在于诸如一世纪的切鲁西人和巴塔维人(Batavian)之中。也曾出现于6世纪的赫鲁利人(Heruli)之中。这些皇族中的任一成员都具备当选为军事首领的资格,但此职不能世袭。这种自皇族中遴选出来的领袖人物负责掌管宗教事务与军事指挥,任职终身。但他可被耆宿会议予以废黜,而他对武士大会提出的建议也会遭到否决。这种领袖人物所能发挥的作用,其大小一般说来要凭其个人才具来决定。塔西图斯时代日耳曼各民族中也产生了一种原始形式的司法机构。由武士大会选举若干领导人物充任法官,法官们负责巡回各村庄,审理私人诉讼案件。每名法官都带有100名随员,以贯彻实施其判决。如果法官们裁定某人有罪,这个人就必须拿出一定数量的马匹或牛只以抵偿其罪责,牲畜的数量要视其罪责的轻重而定。但有许多案件,如杀人、伤害、盗窃等,则要延期审理,由当事者所属的宗族中的权威人士予以裁决,而那些宗族间所引起的血仇,也许会代代相传,无法解决。即使在日耳曼人皈依基督教很久之后,他们的统治者也发现,要彻底平息宗族间的血仇,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君主制据后世所知,只有一名日耳曼国王曾建立起其个人对人民的专制统治。这个人名叫马罗博杜斯(Maroboduus)。大约在西元前后,他曾率领马科曼尼人离开他们在美因河流域的家园,迁往波希米亚定居下来。他以波希米亚为基地,征服了散处于易北河与维斯杜拉河之间的许多日耳曼族,包括塞姆农人、伦巴底人和卢基人(Lugii)。但在西元17年时,切鲁西人与一些马科曼尼人里应外合,对马罗博杜斯发动进攻,推翻其统治,并把他驱逐到罗马帝国境内。据记载,所有其他各族的首领,在这个时期,凡是企图建立君主统治的,没有一个不是以失败告终的。君主制在日耳曼世界的正式建立始于他们成为罗马帝国的盟邦并在帝国之内安居之后。东哥特领袖在意大利建立了王国,西哥特领袖在高卢和西班牙建立了王国,汪达尔领袖在非洲建立王国,诸如此类的民族首领们,便成为最早的日耳曼族的国王们了。在这段时期里,其他一些著名的日耳曼国王们如阿塔纳里克(Athanaric)和阿拉里克(Alaric),他们或因居住在罗马帝国边境之外,或因该民族未与罗马缔结盟约答应负责守卫帝国边陲,其人民也未能以盟友身份定居于罗马帝国各个行省之中,他们的个人权威,似乎并不亚于塔西图斯所说的那些领袖们。所建诸国播报编辑公元4到6世纪,一批又一批的日耳曼人(也有斯拉夫人、匈奴人等)向罗马帝国境内迁移,史称民族大迁徙。民族大迁徙时日耳曼人在法国、意大利、非洲北部、西班牙和不列颠建立了许多短促的王国。这些王国都是昙花一现的现象。在他们新的家乡他们与过去的当地人混合。西哥特王国5世纪初,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出现在意大利北方,并于410年在数万起义奴隶配合下攻陷首都罗马,大劫三日。419年,西哥特人进入高卢南部和西班牙,建立以土鲁斯为中心的西哥特王国。汪达尔王国在民族大迁徙浪潮的推动下,原住奥得河畔的汪达尔人,经潘诺尼亚(今匈牙利)、高卢和西班牙进入北非。439年,汪达尔人在起义奴隶、隶农的支援下攻陷迦太基城,建立汪达尔王国。455年,汪达尔人渡海攻入罗马,大肆烧杀抢掠,从此“汪达尔主义”成了野蛮行为的同义语。534年,汪达尔王国为拜占廷所灭。勃艮第王国5世纪中叶,在高卢东南部出现一个勃艮第国家。勃艮第人原居奥得河口,5世纪初进抵沃姆斯,后南下罗讷河一带,于457年建立以里昂为中心的勃艮第王国。6世纪初,勃艮第王国为法兰克王国灭亡。英格兰王国5世纪中叶住在日德兰半岛和今德国北方的盎格鲁、撒克森和裘特人渡海进入不列颠,建立许多小王国。部分不列颠人避居高卢西北方的阿摩利克半岛,后来该地便称布勒塔尼。829年,威塞克斯王爱格伯特统一诸王国,始称英格兰。东哥特王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这引起拜占廷的震惊。他们唆使受罗马影响很深的东哥特王狄奥多里克带兵攻入意大利,于493年占领拉温那,在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建立东哥特王国。553年,东哥特被拜占廷灭亡。法兰克王国486年,法兰克王克洛维率军大败罗马军队于苏瓦松,占领高卢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墨洛温王朝,以巴黎为首都,当地的高卢-罗马贵族、罗马教会、隶农、奴隶与散居的自由农民依然存在,与法兰克人逐渐融合。751年,宫相丕平(矮子)篡夺王位,墨洛温王朝灭亡。丕平之子查理在位时更大规模向外扩张,公元800年查理加冕称帝,成为查理曼帝国。843年内部分裂为三部分,即后来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雏形。伦巴第王国日耳曼人568年伦巴第人攻入意大利北部建立伦巴第王国,是民族大迁徙的最后一幕。伦巴第人原住易北河口,后迁潘诺尼亚。他们在首领阿尔波音率领下占领波河流域,建立以拉温那为中心的伦巴第王国,从此那里被称为伦巴底。伦巴第人无情镇压罗马贵族的反抗,人称这是上帝的惩罚。阿尔波音死后,伦巴第王国衰落,774年被法兰克灭亡。在新建的日耳曼人王国里,许多罗马贵族被杀,土地被没收,但也有部分人保持住自己的权势,与日耳曼新贵共同组成新的封建主阶级。与此同时,奴隶和隶农的地位有所改善,小农人数因农村公社的存在而有所增加;后来,奴隶彻底消失,隶农和因兵役负担而纷纷破产的小农共同组成新的农奴阶级。封建化过程完成了,而这个过程以对法兰克王国的研究较为充分。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日耳曼人 - 知乎
日耳曼人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日耳曼人日耳曼人(拉丁语:Germani;英语:Germanic peoples),他们在罗马帝国时期与凯尔特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也是现今欧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 已知最早使用“日…查看全部内容关注话题管理分享百科讨论精华视频等待回答简介日耳曼人(拉丁语:Germani;英语:Germanic peoples),他们在罗马帝国时期与凯尔特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也是现今欧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 已知最早使用“日耳曼人”这个词的是希腊人波希多尼,罗马人塔西佗说凯尔特人称莱茵河以东的民族为“日耳曼人”,罗马独裁官尤里乌斯·凯撒也在《高卢战记》中提到日耳曼人。 现今瑞典南部境内、挪威西部境内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被认为是日耳曼人的故乡,后部分向欧洲南部迁徙,于罗马帝国时期南迁至德国北部并分裂为多个部落,并赶走了居住在阿尔卑斯山北部广大平原上的凯尔特人,并在罗马帝国衰亡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多个国家,并在发展途中大力吸收继承并发扬了来源自古代希腊与罗马的自然科学知识与经验,以及在罗马合法并经过改造过后的基督教(来源自犹太),并在13世纪前迅速崛起。更多信息中文名日耳曼人外文名Germanicpeoples语言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分类北日耳曼人、西日耳曼人代表国家德国、奥地利、瑞士、英国、荷兰代表国家挪威、丹麦、瑞典、冰岛信仰基督新教、天主教古代神话北欧神话起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文献记载《尼伯龙根之歌》《埃达》文字卢恩字母体貌特征金色、棕色或银色头发数据由搜狗百科提供查看百科全文 百科摘录2雅利安人和日耳曼人是什么关系?下的回答内容摘录虞桓虞博坚大中华民族主义回族,实用主义穆斯林,德棍,犹格·索托斯信徒日耳曼人是当时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称呼野蛮人的一个统称,而日耳曼人的祖先,是来自瑞典的南部地区,然后它们向着丹麦地区进行殖民,随后与罗马人产生接触,后面就是正常的历史了。知乎小知 摘录于 2020-04-24同样是蛮族,为什么日耳曼人差高卢凯尔特人这么多?下的回答内容摘录Alex Julius日耳曼人是受到凯尔特人影响并混有凯尔特成分的Pre-Indo-European(印欧人扩张之前的欧洲居民)。 而Pre-Indo-Europeans在扩张时属于石器时代的狩猎-采集者以及后来的早期西亚农民移民,不具备接触到西亚一级文明的时空背景。知乎小知 摘录于 2020-04-24浏览量262 万讨论量698 帮助中心知乎隐私保护指引申请开通机构号联系我们 举报中心涉未成年举报网络谣言举报涉企虚假举报更多 关于知乎下载知乎知乎招聘知乎指南知乎协议更多京 ICP 证 110745 号 · 京 ICP 备 13052560 号 - 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088 号 · 京网文[2022]2674-081 号 ·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334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6591号 · 服务热线:400-919-0001 · Investor Relations · © 2024 知乎 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82716601 · 举报邮箱:jubao@zhihu.
日耳曼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耳曼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讨论
目录
移至侧栏
隐藏
序言
1概述
2来源
3历史
开关历史子章节
3.1辛布里人和条顿人的长征
3.2阿里奥维斯图斯和恺撒
3.3奥古斯都向易北河的进发
3.4条顿堡森林战役
3.5条顿堡森林战役后罗马和日耳曼的关系
3.6马克曼战争
4日耳曼部落
开关日耳曼部落子章节
4.1北日耳曼人
4.2西日耳曼人
4.3东日耳曼人
5经济
6神话
7日常生活
8艺术
开关艺术子章节
8.1文字
9事实和传说
10建国
11军事
12參見
13参考文献
开关目录
日耳曼人
85种语言
AfrikaansAlemannisch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BrezhonegBosanski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øroysktFrançaisNordfriiskFryskGalegoעברית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 Indonesia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RipoarischKurdîLatinaLingua Franca NovaLimburgsLietuviųLatviešuMalagasyМакедонскиBahasa MelayuMirandésPlattdüütschNedersaksiesNederlandsNorsk nynorskNorsk bokmålߒߞߏਪੰਜਾਬੀPälzischPolskiPiemontèis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 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 / srpski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Tiếng ViệtWinaray吴语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获取短URL下载二维码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9月1日)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日耳曼人"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可参照德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2022年7月12日)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日耳曼民族的原始居住地,大约公元前1200年左右时開始出現北欧青铜器文化(英语:Nordic Bronze Age),這些青銅器中的紋樣、製作工藝已經有鮮明的日耳曼特徵
德国历史
历史系列条目
早期历史
日耳曼人
民族大迁徙时期
法兰克王国
加洛林帝国
中世纪
東法蘭克王國
德意志王国
神圣罗马帝国
哈布斯堡君主國
东向移民运动
条顿骑士团国
近代历史
地方割据
18世纪
普魯士王國
奧地利帝國
统一
萊茵邦聯
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1848年革命
关税同盟
北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國
德意志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战
魏瑪共和國
阿爾薩斯-洛林萨尔东比利时但泽梅梅尔奥地利苏台德
納粹德國
弗伦斯堡政府
冷战时期
军事占领前东部领土
对德意志人的驱逐
西德
東德
薩爾保護領
兩德統一
当代
新联邦州
两德统一以来德国历史
专题史
时间轴
经济史
军事史(英语:Military history of Germany)
領土變遷
柏林
女权主义(英语:Feminism in Germany)
德國国名
查论编
系列条目斯堪的纳维亚
地理
山脈
半島
維京時代
維京時代
古諾斯語
瓦良格人
維京人
北欧神话
基督教化(英语:Christianization of Scandinavia)
政治實體
卡尔马联盟
丹麥-挪威
瑞典–挪威
瑞属芬兰
歷史
格陵兰
丹麥(法罗群岛)
芬蘭(奥兰群岛)
挪威
瑞典
冰島
其他
北日耳曼语支
泛斯堪的納維亞主義
北歐理事會
货币联盟/防卫同盟
联赛/使馆/航空公司
查论编
日耳曼人(英語:Germanic peoples;德語:Germanen)指的是史前時代至中世紀早期,發源於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與德國北部,母語屬於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的族群。他們是羅馬帝國時代,位於帝國北方一群蠻族的集合,在羅馬帝國衰落後,進入羅馬帝國境內建國,建立了包含法蘭克王國等一系列國度,他們建立的國家後來衍化成了現在的德國、丹麥等國家。
現代日耳曼人的後裔,即使用日耳曼語族語言的族群,包含了德意志人、英格蘭人、荷蘭人、丹麥人、瑞典人、挪威人等。
概述[编辑]
自19世紀以來,他們傳統上被定義為使用古代和中世紀早期的日耳曼語,因此至少大致等同於使用該類語言之族群,儘管不同的學科對什麼使某人或某物成為“日耳曼語”有各自之定義。[1] 羅馬人將屬於中北部歐洲的地區命名為日耳曼尼亞,該地區在維斯瓦河和萊茵河之間從東向西延伸,從南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向南延伸至多瑙河上游。[1] 在討論羅馬時期時,日耳曼人有時被稱為日耳曼人或古日耳曼人,儘管許多學者認為第二個術語有問題,因為它暗示與現代日耳曼人的身份。 “日耳曼民族”這一概念本身已成為當代學者爭論的話題。[1] 一些學者呼籲完全放棄它作為一種現代結構,因為將“日耳曼民族”混為一談意味著一種共同的群體身份,而這種身份幾乎沒有證據。[1] 其他學者為該用語的繼續使用辯護,並主張一種通用的日耳曼語允許人們談論“日耳曼民族”,而不管這些古代和中世紀族群是否認為自己具有共同的身份。[2]
學者們普遍認為,可以指代公元前500年以後使用日耳曼語之族群。[1] 考古學家通常將早期日耳曼人與前羅馬鐵器時代的 Jastorf 文化聯繫起來,這種文化在公元前6世紀到公元前1世紀在丹麥(斯堪的納維亞南部)和德國北部發現,理論上大約與第一次日耳曼語輔音轉換(參看格林定律)之時期相距不遠[1][2][3];自今屬德國北部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南部之间的地區,日耳曼人向南、東和西擴散,與凱爾特人、伊朗人、波羅的人和斯拉夫人發生互動。 公元前1世紀,羅馬作家首次描述了萊茵河附近的日耳曼民族,當時羅馬帝國正在該地區建立統治地位。在奧古斯都皇帝統治下,羅馬人試圖征服日耳曼尼亞的大片地區,但在公元9年條頓堡森林戰役中大敗後,羅馬人撤退了。羅馬人繼續通過干涉政治來嚴密控制日耳曼邊境,他們建造了防禦工事邊界日耳曼長城。從公元166年到180年,羅馬捲入了與日耳曼馬爾科曼尼人、誇迪人和許多其他民族的衝突,稱為馬爾科曼尼戰爭。戰爭重新整理了日耳曼人的疆界,此後,新的日耳曼民族首次出現在歷史記錄中,如法蘭克人、哥特人、撒克遜人和阿勒曼尼人。 在民族大遷徙時期,各種日耳曼民族進入羅馬帝國並最終控制了它的部分地區,並在西羅馬統治崩潰後建立了自己的獨立王國。日耳曼诸部落中最強大的是法蘭克人,他們征服了許多其他日耳曼人,最終,法蘭克國王查理曼大帝在800年為自己贏得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
考古發現表明,羅馬時代的資料经常將日耳曼人的生活方式描繪得比實際情況更原始。相反,考古學家揭示了日耳曼尼亞複雜社會和經濟的證據。日耳曼語民族最初有著相似的宗教習俗。 它們以日耳曼異教一詞表示,在日耳曼語民族佔領的整個領土上各不相同。 在古典時代晚期,大多數大陸日耳曼人和不列顛的盎格魯撒克遜人皈依了基督教,但撒克遜人和斯堪的納維亞人皈依基督教的時間很晚。 日耳曼民族使用大約一世紀或更早的本土文字,盧恩字母,逐漸被拉丁字母取代,儘管此後盧恩字母繼續用於占卜、装饰等特殊用途。
傳統上,日耳曼民族被視為擁有以Feud和Weregild概念為主的法律。 仍然通常被稱為“日耳曼法”的確切細節、性質和起源現在是有爭議的。 羅馬消息來源指出,日耳曼人民在民眾集會中做出決定,但他們也有國王和戰爭領袖。 古代日耳曼民族可能有共同的詩歌傳統,Alliterative verse,後來的日耳曼民族也有起源於民族大遷徙時期的傳說。
在1400年代,學者塔西佗所著之Germania的出版極大地影響了“日耳曼民族”的新興觀念。 後來的浪漫主義時期的學者,如格林兄弟,發展了幾種關於日耳曼民族本質的理論。他們深受浪漫民族主義的影響。 對於那些學者來說,“日耳曼語”和現代“德語”是相同的。 關於早期德國人的思想在民族主義和種族主義運動,以及後來的納粹運動中也俱有很大的影響力,並受到影響和吸收,這在 20 世紀下半葉導致了對早期學術的許多方面的強烈反對。
雖然根據英文單詞的表面理解,只有說德語(German)的德國人才能稱之為日耳曼人,但實際上日耳曼人的發源地位於德國和北歐交界處。在基因上,沒有被其他民族過多的混血,而且在語言、文字和神話中保留了最多古日耳曼特徵的是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即丹麥人、挪威人和瑞典人這三個國家,他們的共同生理特徵是金髮碧眼、高壯皮白,符合一般人對西方人的刻板印象[4][5]。在民族認同上,最認為自己是古日耳曼繼承者的是德意志人[6],直至今日他們也依然用“日耳曼人”自稱。而德國人又和德意志人不同,德國人是排除了奧地利人、瑞士人、盧森堡人和荷蘭人之後所剩下來的那一批德意志人[7],因為德國這個國家是到19世紀中期才統一的,未能被包含在現代德國版圖之內的德意志人就不能算作是德國人。
来源[编辑]
“日耳曼”一詞的語源尚無定論。目前最可信的理論認爲“日耳曼”一詞由高盧語的“鄰近”(*ger)和“人”(*mani)組成,作爲對比,今日威爾士語中“鄰近”作ger,古愛爾蘭語中“鄰居”作gair,而今日愛爾蘭語中則有前綴gar-(鄰近),和形容詞garach(鄰近的)。 [8][9][10][11]另有說法稱“日耳曼”一詞在凱爾特語中意爲“吵鬧的”; 如布列塔尼语與康瓦爾語中的“叫喊”作garm,愛爾蘭語中“呼喚”作gairm。[12]除此之外,學者還提出“日耳曼”一詞由日耳曼語的“矛/槍”(*gēr)與“人”(manni)合成;中古荷蘭語的ghere,古高地德語的Ger,以及古諾爾斯語的geirr等詞語均可作爲參考。[13]
日耳曼在旧时指日耳曼人所居住的地区,之后在近代的一些语言中,如英语、希腊语、意大利语和俄语中,被保留用作对“德国”的称呼。[14]
日耳曼最早历史只有通过考古和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的方法以考证。
通过对各个日耳曼语言(古德语、古英语)的仔细比较和日耳曼语言与其它印欧语言的比较,语言学家可以基本上重建日耳曼语(也称“前日耳曼语”或“泛日耳曼语”)。这些比较最主要的结果是:
日耳曼语属于印欧语言,在这个语族中它属于其西方的一支。
在印欧语系中凯尔特语和古意大利语最接近。这三种语言一起组成古欧洲语言。前3或2千年时,也就是说青铜器时代的早期,古欧洲语言是中欧的语言。但其精确的地点和时间今天已经无从考证,或者争议很大。
日耳曼语言之间非常近似,这很可能说明它们有很长的共同演化的时间。大多数语言学家将前日耳曼语从凯尔特语和古意大利语分离出来的时间定为前2千年上半叶。
日耳曼语分离出来后它依然与凯尔特语有接触。一些凯尔特语的词汇被日耳曼语借用。此外日耳曼语对芬兰语也有影响。一些日耳曼语的词汇在芬兰语中出现(比如国王,日耳曼语为kuningaz,芬兰语为kuningas。比如指环,日耳曼语为ringaz,芬兰语为rengas等)。
最早使用“日耳曼人”这个词的是希腊历史学家波希多尼。他在约前80年时第一次使用这个词。也许他在与中欧的某一个今天无法考证的小民族接触时听到了这个词并将它用来称呼所有的日耳曼民族。有可能这样一个小民族的名字后来成为了整个民族群的名字。日耳曼人自己将自己称为日耳曼人的可能性非常小。
前51年恺撒在他的《高卢战记》中使用了日耳曼人这个名称。恺撒这里将所有莱茵河以东的民族统称为日耳曼人。在此之前罗马人将欧洲西部的民族称为凯尔特人,而欧洲东部的民族被称为斯基泰人。此时罗马人才认识到日耳曼人并非凯尔特人,而是一个独立的民族群。
索爾,日耳曼人的雷神。他的鎚便是雷電。由Mårten Eskil Winge繪畫,大約於1872年繪成。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他的《日耳曼尼亚志》中称“日耳曼人”是一个比较新的称呼。一开始只有通格人(Tungrer)被称为日耳曼人,后来所有日耳曼民族都被这样称呼。塔西佗说高卢人称莱茵河以东的民族为“日耳曼人”。后来这些民族自己也称自己为日耳曼人。根据这个叙述这个词有可能是从凯尔特语过来的。
塔西佗在他的书里详细地列举了每个日耳曼民族部落从莱茵河到维斯瓦河,从多瑙河到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居住地。
严肃地说只有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才能将这些民族称为日耳曼人。过去曾有很多研究通过考古学研究来推导出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古日耳曼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个研究曾一度完全被放弃。
今天类似的研究在非常精心的学术范围内重新开始,其目标是使用考古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来获得一个内在不矛盾的整体影像。按照这个研究欧洲北部的青铜器时代的人几乎可以肯定是日耳曼人。而所谓的战斧人(前2800年至前2200年)与日耳曼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争议。此前的石器时代(约前3500年至前2800年)的农作文化与日耳曼人之间的关系几乎可以完全否定。
最新的理论通过对河流和地名的研究认为日耳曼人的产生地在今天德国中部山区的北部。但大多数学者对这个理论持怀疑态度。
过去学者们以为日耳曼语言是在约前500年由于日耳曼语语音变迁从其它西部印欧语言中分离出来的。在这个语音变迁中比如k通过ch变为h,或者p变为f,t变为th。
新的研究认为这个变迁很晚才发生,它发生的时间可能是前1世纪。最主要的证据是辛布里人的民族名称。前2世纪后期辛布里人与条顿人一起威胁罗马北部。这两个民族的家乡是今天的丹麦。在拉丁文中辛布里人的名字为cimbri,而不是chimbri或himbri,后来日耳曼人的名字在拉丁语中使用ch来写,比如chatti。因此今天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个语音迁移在前2世纪后期还没有开始或还没有完成。一些早期流传下来的地名说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这个见解对日耳曼语言学有非常重要的后果。这样一来至今为止被称为“泛日耳曼语言”的语言是在前2到1世纪形成的,到1世纪时它又分裂为许多自己的日耳曼语言。此前日耳曼人的语言与印欧语言相似,这个更古老的语言没有被留传下来,但其基本结构可以被重新构造出来。
历史[编辑]
约公元前500年—公元前50年,被认为与原始日耳曼语使用者相关的前罗马铁器文化(英语:Pre-Roman Iron Age)分布区,在斯堪的纳维亚以南,以洋红色标示的部份为亚斯多夫文化(英语:Jastorf culture)分布区
最早的关于日耳曼人的紀錄来自他们与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接触。
约前330年希腊旅行家皮西亚斯从马赛出发报道了北海地区和在那里生活的民族。约前200年东日耳曼人中的巴斯塔奈人进入今天的罗马尼亚东部并与马其顿和巴尔干半岛上的其它民族发生战争。
辛布里人和条顿人的长征[编辑]
主条目:条顿入侵
约前120年辛布里人和条顿人南移,其原因今天没有完全能够考证。当时的历史资料说日德兰半岛上发生一次大风暴,因此那里的居民离开他们的家乡。今天更多的人怀疑是气候变化造成的饥荒是迁移的原因。
约前113年他们遇到罗马人。在两个民族的交战中罗马人几乎全军覆没。日耳曼人将一场突然来到的暴风雨当作他们气候神的警告,因此中止作战。
前109年、前107年和前105年罗马人一再与这两支日耳曼人作战,但每次都战败。一直到这两个民族分裂后,罗马人才在馬略指揮下,于前102年战胜条顿人,前101年战胜辛布里人。
阿里奥维斯图斯和恺撒[编辑]
更多信息:高卢战争
辛布里人和条顿人向凯尔特人居住的德国中部山区的突破沉重地打击了凯尔特人在德国中南部的力量,使得后来其它日耳曼人(比如斯维比人)得以在今天的黑森州和美因河流域定居。在首领阿里奥维斯图斯的领导下他们甚至闯入高卢,但在那里被恺撒于前58年击败被迫退回莱茵河东。[15]
前1世纪恺撒占领高卢使得日耳曼人成为罗马人的直接邻居。这个接触始终不和平。恺撒于前55年和前53年渡莱茵河对日耳曼人进行惩罚性进攻。但恺撒将莱茵河看作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边界。
奥古斯都向易北河的进发[编辑]
但此后莱茵河边境依然不和平。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决定将驻扎在高卢的士兵迁移到莱茵河。但莱茵河边境依然不稳定。
奥古斯都因此改变了他的策略。从前12年到前9年他的养子尼禄·克劳蒂乌斯·杜路苏斯多次对日耳曼人进攻。他征服了多个日耳曼部族。但这些部族不是真的投降罗马帝国。前8年杜路苏斯在撤退时从马上摔落负伤死亡。他的兄弟提庇留从前8年开始恢复杜路苏斯的进攻。4年他征服了至此为止一直反抗罗马的切鲁西人。为了继续向易北河进发,罗马人在莱茵河东建立了一系列城市。今天德国黑森州的一些城市的名字来自于拉丁文。
6年罗马人企图从美茵茨出发,进攻位于今天波希米亚的一个王国。但这个行动因为在潘诺尼亚爆发了动乱半途而废。虽然如此,罗马人依然将到易北河的日耳曼地区看作他们的一个省。
条顿堡森林战役[编辑]
主条目:條頓堡森林戰役
日耳曼人的抵抗似乎被消灭后,普布利乌斯·昆克蒂利乌斯·瓦卢斯受命在被占地区引入罗马的法律和收税。他在那里同时是省长和莱茵河军团的最高指挥官。瓦卢斯在此前在叙利亚就已经获得了一个残暴贪婪的名声。他的统治很快就激起了日耳曼人的反抗。他下令严惩反对罗马的人,而他引入的税在日耳曼人眼里非常不公平。对日耳曼人来说,只有奴隶才交税。
在这种情况下切鲁西贵族阿尔米纽斯得以团结多个日耳曼人部落。阿尔米纽斯本人拥有罗马公民权甚至是罗马骑士。他利用瓦卢斯对他的信任而将瓦卢斯引入一个圈套。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罗马丧失了三个军团(约25000士兵)。这样罗马向东发展的计划就在9年结束了。到民族大迁徙为止日耳曼人受罗马的影响甚小。
条顿堡森林战役后罗马和日耳曼的关系[编辑]
原始日耳曼语时代(公元前100年以前)日耳曼部落的分布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扩张图(公元前50年,公元100年,公元300年),紫色部份是罗马帝国分别在公元前68年和公元117年的疆域。
14年和16年在吉曼尼卡斯的领导下罗马军队再次渡莱茵河进入日耳曼人地区。历史学家对这两次远征的性质还争议不清。因此它们是罗马的扩张政策的继续还是惩罚性进攻不明。
但此后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战争依然不断。29年罗马军队平息一场至此为止比较亲罗马的弗里斯兰人的暴乱。69年为了扑灭巴它瓦人的暴乱罗马不得不从西班牙和不列颠调兵。
83年罗马皇帝多米提安决定将罗马在莱茵河和多瑙河的边界向北移。在莱茵河以西和多瑙河以北罗马建立了一条很长的界墙来保护罗马和日耳曼之间的边界。同时莱茵河地区被分为上日耳曼省和下日耳曼省两个省。
1995年后的研究认为上日耳曼界墙不是在83年/85年在多米提安统治时建立的,而是98年后在图拉真统治时建立的。100多年来的研究在上日耳曼界墙没有发现任何98年以前的文物(比如界碑、刻印或可用来确定时间的木头)。而且这道界墙更适合图拉真时期的军事需要。多米提安时期这个需要不是这么明确。
122年在哈德良统治下罗马人将内卡河和多瑙河之间的界墙再次向北移了20到40千米。最后一次罗马将它的边境向日耳曼地区移动时在159年在安托尼努斯·比乌斯统治时进行的。
马克曼战争[编辑]
2世纪在日耳曼地区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首先过去分裂的日耳曼部落联合为大部落,其次日耳曼人越来越多地对罗马边界进行袭击。
167年馬科曼尼人、誇迪人、伦巴第人、汪达尔人和其它部落进入潘诺尼亚省导致馬科曼尼战争(167年至180年)。马尔库斯·奥勒里乌斯领导了四次军事行动征服了入侵的日耳曼人。当时罗马可能有建立两个新的省的计划。但180年马尔库斯·奥勒里乌斯死后,他的儿子科莫德斯恢复了过去的防卫性战略。他与日耳曼人修和。
许多历史学家将马克曼战争看作是民族大迁徙的前奏。其原因是哥特人向黑海和汪达尔人向多瑙河的迁徙所造成的罗马边境上的人口的变迁。这些日耳曼民族迁徙的原因今天还无法断证,有可能是饥荒造成的。
日耳曼部落[编辑]
在北德和斯堪的纳维亚生活的日耳曼人的部落大约可以分为北日耳曼人、西日耳曼人和东日耳曼人。
北日耳曼人[编辑]
北日耳曼人是斯堪的纳维亚的日耳曼人如諾斯人。他们后来演化为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和冰岛人。考古学家将北日耳曼人又分东西两股。
西日耳曼人[编辑]
西日耳曼人包括:
易北河日耳曼人如斯维比人,后来演进为士瓦本人、马科曼尼人/马克曼人和夸迪人/夸地人,最终成为巴伐利亚人。
北海日耳曼人如巴塔维人、弗里斯兰人/弗里斯人(前兩者為低地日耳曼荷蘭人、比利時人、盧森堡人之祖先)、考肯人、萨克森人/撒克遜人、盎格鲁人、朱特人等,后来形成盎格魯-撒克遜人/英格蘭人。
莱茵河-威悉河日耳曼人如切鲁西人、卡狄[16]人(为黑森人的祖先)、法蘭克人(為德意志人、法蘭西人之祖先)等。
东日耳曼人[编辑]
在东日耳曼人中有波罗的海的哥特人、汪达尔人和勃艮第人等。考古学家将他们细分为四个组。由于匈人从亚洲进入以及斯拉夫人从东欧涌入,讓这些人受到非常大的压力,他们被迫向西和向南迁徙,这使他们与当地人之间产生了很多冲突。[來源請求]
经济[编辑]
日耳曼人大多数是定居的农民,很少游猎。经济自给自足,手工业有铁工、陶瓦工、木工。原始印欧语言形成的时候車轮就已经被发明了,在日耳曼语言中「轮」有两个词。日耳曼人没有货币。他们之间的贸易以货物交换为主。最重要的財產是牲畜。今天英语中的fee(费用)与德语中的Vieh(牲畜)是同一个词根。
最主要的牲畜有牛、绵羊、猪、山羊和马。养蜂业和织布业也有。日耳曼人还知道如何制造奶酪,对奶酪他们有一个自己的词。
约1世纪左右日耳曼人接触到犁,但其普及率很低。最重要的粮食是大麦。日耳曼人會利用休耕来让田地恢复它们的生产力。此外他们还會使用肥料。粮食主要作成粥,一直到中世纪为止只有富人才能买得起面包。
因为纬度较高,光热不足,日耳曼地區的平地多為冰碛平原,土壤比较贫瘠,日耳曼地区的生产力比南方的罗马低得多。塔西佗写道:“他们有很多牲畜,但大多数都不怎么样。就算牛也不像羅馬的牛那么高大,即使它们的角也很小。”日耳曼地区经常发生饑荒,许多人营养不良。他们的平均寿命比较低。历史学家估计这是他们迁徙的主要原因。
神话[编辑]
主条目:北歐神話
与古希腊神话,羅馬神话并列为欧洲三大神话
在凯撒时代,日耳曼人的神主要是日神,月神,火神等。[17]
日常生活[编辑]
凯撒时代,日耳曼人穿着很少,常常只是一片兽皮,男男女女在河中同浴[17]。饮食上绝大部分是乳制品和肉类,他们对农业并没投入太多精力,每年土地重新分配。[18]
日耳曼人的居民点相当小。通过对他们的墓地的考察考古学家可以推测出他们的居民点一般约有200个居民。这些居民点没有系统的计划:假如有一个日耳曼人在一个地方定居后就会有其他人搬过来。直到今天在德国和其它日耳曼文化区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由多个小村聚集在一起而组成的村落。
通过考古发掘考古学家知道,日耳曼人的房子是木房子,由于木头现在都早已腐烂了,只有通过它们在地基上留下的支柱的洞来考察它们的建筑方式。最常见的日耳曼住房是长方形的。人畜同住一个房中,只有一堵墙隔离他们。住房内没有其它墙。在它的当中有一个燃火点。屋上的一个洞用来排烟。日耳曼人的房屋没有窗。
艺术[编辑]
文字[编辑]
日耳曼人很晚才有文字。唯一的一部日耳曼语言的长的作品是乌斐拉在4世纪编辑的一部《圣经》。由於哥特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乌斐拉使用希腊文、拉丁文和盧恩字母制造了一组自己的文字。
2世纪开始出现的盧恩字母主要用来作为魔术符号。长的用盧恩字母书写的文章很少。一般它们只被用来标志贵重的物件。
事实和传说[编辑]
條頓堡森林中的日耳曼人塑像
19世纪和20世纪前半叶在德语地区日耳曼人往往被描绘为“超人”,这个形象的主要缘由是塔西佗、恺撒等的描写。在他们的作品中他们将日耳曼人描写为金发碧眼的巨人,他们拥有超人的力气。
通过对遗留下来的骨骼和在沼泽地裡保存下来的尸体的研究证明日耳曼人的确比罗马人高,此外他们的确有相当大的体力,大多数日耳曼人的确有金发。一般来说日耳曼人比罗马人高出一头。对保存得非常好的沼泽尸体的研究证实了塔西佗的一个怀疑:日耳曼人的耐久力比较低,在长时间的作战中他们很快就没有力气了。
古代作家共同报道说日耳曼人酗酒非常厉害。最主要的酒类是蜂蜜酒和啤酒。日耳曼人在重要的节日往往庆宴。他们相信他们的神也喜欢酒。塔西佗报道说:“这是一种由大麦或小麦酿造的饮料,它们与葡萄酒有一定的类似性……”关于他们的酗酒他写道:“只要给他们足够的酒,那么用酒来战胜他们比用武器来战胜他们更容易。”
建国[编辑]
民族大迁徙时日耳曼人在高卢、意大利、西班牙和不列颠建立了许多短促的王国。一些日耳曼人甚至一直迁徙到非洲北部(汪达爾人)。这些王国都是一二百年的政权。在他们新的家乡他们与过去的当地人混合。所建诸国:英格兰王国、法兰克王国、东哥德王国、西哥德王国、勃艮第王国、伦巴底王国、汪达尔王国。
军事[编辑]
罗马人在战争中与日耳曼人频繁接触,日耳曼人的攻城方式是:先围住目标,然后用石块从四面八方向城墙上投掷,直到把城墙上的守军赶走,再搭起盾墙,逐渐逼近城墙,靠近后开始挖掘墙角,完成攻城。[19]
參見[编辑]
欧洲主题
人类学主题
歐洲民族
北歐神話
北歐海盜
維京時代
盧恩字母
日耳曼尼亞
日耳曼尼亞志
日耳曼長城
泛日耳曼主義
参考文献[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Steuer, Heiko (2021). Germanen aus Sicht der Archäologie: Neue Thesen zu einem alten Thema. de Gruyter.
^ 2.0 2.1 Germanen, Germania, Germanische Altertumskunde. De Gruyter. [2023-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2) (英语).
^ Todd, Malcolm. The Early Germans. John Wiley & Sons. 2009-02-04. ISBN 978-1-4051-3756-0 (英语).
^ Wolfgang Pfeifer: Etymologisches Wörterbuch des Deutschen, München 2000, S. 434.
^ Wolfram Euler und Konrad Badenheuer: Sprache und Herkunft der Germanen. Abriss des Protogermanischen vor der Ersten Lautverschiebung. Inspiration Un Limited, Hamburg und London 2009, S. 12.
^ Poseidonios von Apameia, Historien, Buch 30. Auch der Text des Poseidonios ist allerdings nur durch ein Zitat bei Athenaios von Naukratis (um 190 n. Chr.) belegt.Vgl. Gustav Stümpel: Name und Nationalität der Germanen. Eine neue Untersuchung zu Poseidonios, Caesar und Tacitus. Dieterich, Leipzig 1932; Dieter Timpe: Germanen, Germania, Germanische Altertumskunde. I. Geschichte. In: Reallexikon der Germanischen Altertumskunde. Bd. 11, Berlin/New York 1998, S. 181–245, hier S. 183 (Artike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bgerufen über GAO bei De Gruyter Online).
^ Jörg Jarnut: Germanisch. Plädoyer für die Abschaffung eines obsoleten Zentralbegriffs der Frühmittelalterforschung. In: Walter Pohl (Hrsg.): Die Suche nach den Ursprüngen. Von der Bedeutung des frühen Mittelalters. Wien 2004, S. 107 ff.
^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 1963
^ McBain's 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Gaelic Language
^ Schulze, Hagen. Germany: A New Hist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4.
^ "German",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 Ed. T. F. Hoa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Oxford Reference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trieved 4 March 2008.
^ Partridge, Eric, Origins: A Short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1265, [2018-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2)
^ Mallory; Adams, The Oxford Introduction to Proto-Indo-European and the Proto-Indo-European World, Oxford: 245
^ 严毅. “日耳曼”与“德意志”有何区别?. 世界知识. 1982, (19): 30.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凯撒 《高卢战记》第一卷
^ 塔西佗 《日耳曼尼亚志》
^ 17.0 17.1 凯撒 《高卢战记》第六卷第21节
^ 凯撒《高卢战记》第六卷第22节
^ 凯撒《高卢战记》第二卷第六节
规范控制
BNF: cb11953040v (data)
GND: 4020378-5
HDS: 008026
J9U: 987007555860805171
LCCN: sh85089395
NDL: 00562422
NKC: ph117581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日耳曼人&oldid=81015524”
分类:日耳曼人欧洲族群隐藏分类:CS1英语来源 (en)含有访问日期但无网址的引用的页面自2014年9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拒绝当选首页新条目推荐栏目的条目自2022年7月需要從德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需要從德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HD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J9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4年2月14日 (星期三) 01:34。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
日耳曼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日耳曼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语言
语言链接位于页面顶部,标题的另一侧。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讨论
目录
移至侧栏
隐藏
序言
1概述
2来源
3历史
开关历史子章节
3.1辛布里人和条顿人的长征
3.2阿里奥维斯图斯和恺撒
3.3奥古斯都向易北河的进发
3.4条顿堡森林战役
3.5条顿堡森林战役后罗马和日耳曼的关系
3.6马克曼战争
4日耳曼部落
开关日耳曼部落子章节
4.1北日耳曼人
4.2西日耳曼人
4.3东日耳曼人
5经济
6神话
7日常生活
8艺术
开关艺术子章节
8.1文字
9事实和传说
10建国
11军事
12参见
13参考文献
开关目录
日耳曼人
85种语言
AfrikaansAlemannisch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BrezhonegBosanski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øroysktFrançaisNordfriiskFryskGalegoעברית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 Indonesia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RipoarischKurdîLatinaLingua Franca NovaLimburgsLietuviųLatviešuMalagasyМакедонскиBahasa MelayuMirandésPlattdüütschNedersaksiesNederlandsNorsk nynorskNorsk bokmålߒߞߏਪੰਜਾਬੀPälzischPolskiPiemontèis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 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 / srpski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Tiếng ViệtWinaray吴语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条目讨论
大陆简体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获取短URL下载二维码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可打印版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4年9月1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日耳曼人"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此条目可参照德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2年7月12日)若您熟悉来源语言和主题,请协助参考外语维基百科扩充条目。请勿直接提交机械翻译,也不要翻译不可靠、低品质内容。依版权协议,译文需在编辑摘要注明来源,或于讨论页顶部标记{{Translated page}}标签。
日耳曼民族的原始居住地,大约公元前1200年左右时开始出现北欧青铜器文化(英语:Nordic Bronze Age),这些青铜器中的纹样、制作工艺已经有鲜明的日耳曼特征
德国历史
历史系列条目
早期历史
日耳曼人
民族大迁徙时期
法兰克王国
加洛林帝国
中世纪
东法兰克王国
德意志王国
神圣罗马帝国
哈布斯堡君主国
东向移民运动
条顿骑士团国
近代历史
地方割据
18世纪
普鲁士王国
奥地利帝国
统一
莱茵邦联
德意志邦联
德意志1848年革命
关税同盟
北德意志邦联
德意志国
德意志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魏玛共和国
阿尔萨斯-洛林萨尔东比利时但泽梅梅尔奥地利苏台德
纳粹德国
弗伦斯堡政府
冷战时期
军事占领前东部领土
对德意志人的驱逐
西德
东德
萨尔保护领
两德统一
当代
新联邦州
两德统一以来德国历史
专题史
时间轴
经济史
军事史(英语:Military history of Germany)
领土变迁
柏林
女权主义(英语:Feminism in Germany)
德国国名
查论编
系列条目斯堪的纳维亚
地理
山脉
半岛
维京时代
维京时代
古诺斯语
瓦良格人
维京人
北欧神话
基督教化(英语:Christianization of Scandinavia)
政治实体
卡尔马联盟
丹麦-挪威
瑞典–挪威
瑞属芬兰
历史
格陵兰
丹麦(法罗群岛)
芬兰(奥兰群岛)
挪威
瑞典
冰岛
其他
北日耳曼语支
泛斯堪的纳维亚主义
北欧理事会
货币联盟/防卫同盟
联赛/使馆/航空公司
查论编
日耳曼人(英语:Germanic peoples;德语:Germanen)指的是史前时代至中世纪早期,发源于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德国北部,母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族群。他们是罗马帝国时代,位于帝国北方一群蛮族的集合,在罗马帝国衰落后,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建国,建立了包含法兰克王国等一系列国度,他们建立的国家后来衍化成了现在的德国、丹麦等国家。
现代日耳曼人的后裔,即使用日耳曼语族语言的族群,包含了德意志人、英格兰人、荷兰人、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等。
概述[编辑]
自19世纪以来,他们传统上被定义为使用古代和中世纪早期的日耳曼语,因此至少大致等同于使用该类语言之族群,尽管不同的学科对什么使某人或某物成为“日耳曼语”有各自之定义。[1] 罗马人将属于中北部欧洲的地区命名为日耳曼尼亚,该地区在维斯瓦河和莱茵河之间从东向西延伸,从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向南延伸至多瑙河上游。[1] 在讨论罗马时期时,日耳曼人有时被称为日耳曼人或古日耳曼人,尽管许多学者认为第二个术语有问题,因为它暗示与现代日耳曼人的身份。 “日耳曼民族”这一概念本身已成为当代学者争论的话题。[1] 一些学者呼吁完全放弃它作为一种现代结构,因为将“日耳曼民族”混为一谈意味着一种共同的群体身份,而这种身份几乎没有证据。[1] 其他学者为该用语的继续使用辩护,并主张一种通用的日耳曼语允许人们谈论“日耳曼民族”,而不管这些古代和中世纪族群是否认为自己具有共同的身份。[2]
学者们普遍认为,可以指代公元前500年以后使用日耳曼语之族群。[1] 考古学家通常将早期日耳曼人与前罗马铁器时代的 Jastorf 文化联系起来,这种文化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1世纪在丹麦(斯堪的纳维亚南部)和德国北部发现,理论上大约与第一次日耳曼语辅音转换(参看格林定律)之时期相距不远[1][2][3];自今属德国北部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之间的地区,日耳曼人向南、东和西扩散,与凯尔特人、伊朗人、波罗的人和斯拉夫人发生互动。 公元前1世纪,罗马作家首次描述了莱茵河附近的日耳曼民族,当时罗马帝国正在该地区建立统治地位。在奥古斯都皇帝统治下,罗马人试图征服日耳曼尼亚的大片地区,但在公元9年条顿堡森林战役中大败后,罗马人撤退了。罗马人继续通过干涉政治来严密控制日耳曼边境,他们建造了防御工事边界日耳曼长城。从公元166年到180年,罗马卷入了与日耳曼马尔科曼尼人、夸迪人和许多其他民族的冲突,称为马尔科曼尼战争。战争重新整理了日耳曼人的疆界,此后,新的日耳曼民族首次出现在历史记录中,如法兰克人、哥特人、撒克逊人和阿勒曼尼人。 在民族大迁徙时期,各种日耳曼民族进入罗马帝国并最终控制了它的部分地区,并在西罗马统治崩溃后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日耳曼诸部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人,他们征服了许多其他日耳曼人,最终,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在800年为自己赢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
考古发现表明,罗马时代的资料经常将日耳曼人的生活方式描绘得比实际情况更原始。相反,考古学家揭示了日耳曼尼亚复杂社会和经济的证据。日耳曼语民族最初有着相似的宗教习俗。 它们以日耳曼异教一词表示,在日耳曼语民族占领的整个领土上各不相同。 在古典时代晚期,大多数大陆日耳曼人和不列颠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皈依了基督教,但撒克逊人和斯堪的纳维亚人皈依基督教的时间很晚。 日耳曼民族使用大约一世纪或更早的本土文字,卢恩字母,逐渐被拉丁字母取代,尽管此后卢恩字母继续用于占卜、装饰等特殊用途。
传统上,日耳曼民族被视为拥有以Feud和Weregild概念为主的法律。 仍然通常被称为“日耳曼法”的确切细节、性质和起源现在是有争议的。 罗马消息来源指出,日耳曼人民在民众集会中做出决定,但他们也有国王和战争领袖。 古代日耳曼民族可能有共同的诗歌传统,Alliterative verse,后来的日耳曼民族也有起源于民族大迁徙时期的传说。
在1400年代,学者塔西佗所著之Germania的出版极大地影响了“日耳曼民族”的新兴观念。 后来的浪漫主义时期的学者,如格林兄弟,发展了几种关于日耳曼民族本质的理论。他们深受浪漫民族主义的影响。 对于那些学者来说,“日耳曼语”和现代“德语”是相同的。 关于早期德国人的思想在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运动,以及后来的纳粹运动中也俱有很大的影响力,并受到影响和吸收,这在 20 世纪下半叶导致了对早期学术的许多方面的强烈反对。
虽然根据英文单词的表面理解,只有说德语(German)的德国人才能称之为日耳曼人,但实际上日耳曼人的发源地位于德国和北欧交界处。在基因上,没有被其他民族过多的混血,而且在语言、文字和神话中保留了最多古日耳曼特征的是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即丹麦人、挪威人和瑞典人这三个国家,他们的共同生理特征是金发碧眼、高壮皮白,符合一般人对西方人的刻板印象[4][5]。在民族认同上,最认为自己是古日耳曼继承者的是德意志人[6],直至今日他们也依然用“日耳曼人”自称。而德国人又和德意志人不同,德国人是排除了奥地利人、瑞士人、卢森堡人和荷兰人之后所剩下来的那一批德意志人[7],因为德国这个国家是到19世纪中期才统一的,未能被包含在现代德国版图之内的德意志人就不能算作是德国人。
来源[编辑]
“日耳曼”一词的语源尚无定论。目前最可信的理论认为“日耳曼”一词由高卢语的“邻近”(*ger)和“人”(*mani)组成,作为对比,今日威尔士语中“邻近”作ger,古爱尔兰语中“邻居”作gair,而今日爱尔兰语中则有前缀gar-(邻近),和形容词garach(邻近的)。 [8][9][10][11]另有说法称“日耳曼”一词在凯尔特语中意为“吵闹的”; 如布列塔尼语与康沃尔语中的“叫喊”作garm,爱尔兰语中“呼唤”作gairm。[12]除此之外,学者还提出“日耳曼”一词由日耳曼语的“矛/枪”(*gēr)与“人”(manni)合成;中古荷兰语的ghere,古高地德语的Ger,以及古诺尔斯语的geirr等词语均可作为参考。[13]
日耳曼在旧时指日耳曼人所居住的地区,之后在近代的一些语言中,如英语、希腊语、意大利语和俄语中,被保留用作对“德国”的称呼。[14]
日耳曼最早历史只有通过考古和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的方法以考证。
通过对各个日耳曼语言(古德语、古英语)的仔细比较和日耳曼语言与其它印欧语言的比较,语言学家可以基本上重建日耳曼语(也称“前日耳曼语”或“泛日耳曼语”)。这些比较最主要的结果是:
日耳曼语属于印欧语言,在这个语族中它属于其西方的一支。
在印欧语系中凯尔特语和古意大利语最接近。这三种语言一起组成古欧洲语言。前3或2千年时,也就是说青铜器时代的早期,古欧洲语言是中欧的语言。但其精确的地点和时间今天已经无从考证,或者争议很大。
日耳曼语言之间非常近似,这很可能说明它们有很长的共同演化的时间。大多数语言学家将前日耳曼语从凯尔特语和古意大利语分离出来的时间定为前2千年上半叶。
日耳曼语分离出来后它依然与凯尔特语有接触。一些凯尔特语的词汇被日耳曼语借用。此外日耳曼语对芬兰语也有影响。一些日耳曼语的词汇在芬兰语中出现(比如国王,日耳曼语为kuningaz,芬兰语为kuningas。比如指环,日耳曼语为ringaz,芬兰语为rengas等)。
最早使用“日耳曼人”这个词的是希腊历史学家波希多尼。他在约前80年时第一次使用这个词。也许他在与中欧的某一个今天无法考证的小民族接触时听到了这个词并将它用来称呼所有的日耳曼民族。有可能这样一个小民族的名字后来成为了整个民族群的名字。日耳曼人自己将自己称为日耳曼人的可能性非常小。
前51年恺撒在他的《高卢战记》中使用了日耳曼人这个名称。恺撒这里将所有莱茵河以东的民族统称为日耳曼人。在此之前罗马人将欧洲西部的民族称为凯尔特人,而欧洲东部的民族被称为斯基泰人。此时罗马人才认识到日耳曼人并非凯尔特人,而是一个独立的民族群。
索尔,日耳曼人的雷神。他的锤便是雷电。由Mårten Eskil Winge绘画,大约于1872年绘成。
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他的《日耳曼尼亚志》中称“日耳曼人”是一个比较新的称呼。一开始只有通格人(Tungrer)被称为日耳曼人,后来所有日耳曼民族都被这样称呼。塔西佗说高卢人称莱茵河以东的民族为“日耳曼人”。后来这些民族自己也称自己为日耳曼人。根据这个叙述这个词有可能是从凯尔特语过来的。
塔西佗在他的书里详细地列举了每个日耳曼民族部落从莱茵河到维斯瓦河,从多瑙河到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的居住地。
严肃地说只有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才能将这些民族称为日耳曼人。过去曾有很多研究通过考古学研究来推导出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古日耳曼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个研究曾一度完全被放弃。
今天类似的研究在非常精心的学术范围内重新开始,其目标是使用考古学和语言学的研究来获得一个内在不矛盾的整体影像。按照这个研究欧洲北部的青铜器时代的人几乎可以肯定是日耳曼人。而所谓的战斧人(前2800年至前2200年)与日耳曼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争议。此前的石器时代(约前3500年至前2800年)的农作文化与日耳曼人之间的关系几乎可以完全否定。
最新的理论通过对河流和地名的研究认为日耳曼人的产生地在今天德国中部山区的北部。但大多数学者对这个理论持怀疑态度。
过去学者们以为日耳曼语言是在约前500年由于日耳曼语语音变迁从其它西部印欧语言中分离出来的。在这个语音变迁中比如k通过ch变为h,或者p变为f,t变为th。
新的研究认为这个变迁很晚才发生,它发生的时间可能是前1世纪。最主要的证据是辛布里人的民族名称。前2世纪后期辛布里人与条顿人一起威胁罗马北部。这两个民族的家乡是今天的丹麦。在拉丁文中辛布里人的名字为cimbri,而不是chimbri或himbri,后来日耳曼人的名字在拉丁语中使用ch来写,比如chatti。因此今天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个语音迁移在前2世纪后期还没有开始或还没有完成。一些早期流传下来的地名说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
这个见解对日耳曼语言学有非常重要的后果。这样一来至今为止被称为“泛日耳曼语言”的语言是在前2到1世纪形成的,到1世纪时它又分裂为许多自己的日耳曼语言。此前日耳曼人的语言与印欧语言相似,这个更古老的语言没有被留传下来,但其基本结构可以被重新构造出来。
历史[编辑]
约公元前500年—公元前50年,被认为与原始日耳曼语使用者相关的前罗马铁器文化(英语:Pre-Roman Iron Age)分布区,在斯堪的纳维亚以南,以洋红色标示的部分为亚斯多夫文化(英语:Jastorf culture)分布区
最早的关于日耳曼人的纪录来自他们与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接触。
约前330年希腊旅行家皮西亚斯从马赛出发报道了北海地区和在那里生活的民族。约前200年东日耳曼人中的巴斯塔奈人进入今天的罗马尼亚东部并与马其顿和巴尔干半岛上的其它民族发生战争。
辛布里人和条顿人的长征[编辑]
主条目:条顿入侵
约前120年辛布里人和条顿人南移,其原因今天没有完全能够考证。当时的历史资料说日德兰半岛上发生一次大风暴,因此那里的居民离开他们的家乡。今天更多的人怀疑是气候变化造成的饥荒是迁移的原因。
约前113年他们遇到罗马人。在两个民族的交战中罗马人几乎全军覆没。日耳曼人将一场突然来到的暴风雨当作他们气候神的警告,因此中止作战。
前109年、前107年和前105年罗马人一再与这两支日耳曼人作战,但每次都战败。一直到这两个民族分裂后,罗马人才在马略指挥下,于前102年战胜条顿人,前101年战胜辛布里人。
阿里奥维斯图斯和恺撒[编辑]
更多信息:高卢战争
辛布里人和条顿人向凯尔特人居住的德国中部山区的突破沉重地打击了凯尔特人在德国中南部的力量,使得后来其它日耳曼人(比如斯维比人)得以在今天的黑森州和美因河流域定居。在首领阿里奥维斯图斯的领导下他们甚至闯入高卢,但在那里被恺撒于前58年击败被迫退回莱茵河东。[15]
前1世纪恺撒占领高卢使得日耳曼人成为罗马人的直接邻居。这个接触始终不和平。恺撒于前55年和前53年渡莱茵河对日耳曼人进行惩罚性进攻。但恺撒将莱茵河看作日耳曼人和罗马人的边界。
奥古斯都向易北河的进发[编辑]
但此后莱茵河边境依然不和平。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决定将驻扎在高卢的士兵迁移到莱茵河。但莱茵河边境依然不稳定。
奥古斯都因此改变了他的策略。从前12年到前9年他的养子尼禄·克劳蒂乌斯·杜路苏斯多次对日耳曼人进攻。他征服了多个日耳曼部族。但这些部族不是真的投降罗马帝国。前8年杜路苏斯在撤退时从马上摔落负伤死亡。他的兄弟提庇留从前8年开始恢复杜路苏斯的进攻。4年他征服了至此为止一直反抗罗马的切鲁西人。为了继续向易北河进发,罗马人在莱茵河东建立了一系列城市。今天德国黑森州的一些城市的名字来自于拉丁文。
6年罗马人企图从美茵茨出发,进攻位于今天波希米亚的一个王国。但这个行动因为在潘诺尼亚爆发了动乱半途而废。虽然如此,罗马人依然将到易北河的日耳曼地区看作他们的一个省。
条顿堡森林战役[编辑]
主条目:条顿堡森林战役
日耳曼人的抵抗似乎被消灭后,普布利乌斯·昆克蒂利乌斯·瓦卢斯受命在被占地区引入罗马的法律和收税。他在那里同时是省长和莱茵河军团的最高指挥官。瓦卢斯在此前在叙利亚就已经获得了一个残暴贪婪的名声。他的统治很快就激起了日耳曼人的反抗。他下令严惩反对罗马的人,而他引入的税在日耳曼人眼里非常不公平。对日耳曼人来说,只有奴隶才交税。
在这种情况下切鲁西贵族阿尔米纽斯得以团结多个日耳曼人部落。阿尔米纽斯本人拥有罗马公民权甚至是罗马骑士。他利用瓦卢斯对他的信任而将瓦卢斯引入一个圈套。在条顿堡森林战役中罗马丧失了三个军团(约25000士兵)。这样罗马向东发展的计划就在9年结束了。到民族大迁徙为止日耳曼人受罗马的影响甚小。
条顿堡森林战役后罗马和日耳曼的关系[编辑]
原始日耳曼语时代(公元前100年以前)日耳曼部落的分布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扩张图(公元前50年,公元100年,公元300年),紫色部分是罗马帝国分别在公元前68年和公元117年的疆域。
14年和16年在吉曼尼卡斯的领导下罗马军队再次渡莱茵河进入日耳曼人地区。历史学家对这两次远征的性质还争议不清。因此它们是罗马的扩张政策的继续还是惩罚性进攻不明。
但此后日耳曼人与罗马人的战争依然不断。29年罗马军队平息一场至此为止比较亲罗马的弗里斯兰人的暴乱。69年为了扑灭巴它瓦人的暴乱罗马不得不从西班牙和不列颠调兵。
83年罗马皇帝多米提安决定将罗马在莱茵河和多瑙河的边界向北移。在莱茵河以西和多瑙河以北罗马建立了一条很长的界墙来保护罗马和日耳曼之间的边界。同时莱茵河地区被分为上日耳曼省和下日耳曼省两个省。
1995年后的研究认为上日耳曼界墙不是在83年/85年在多米提安统治时建立的,而是98年后在图拉真统治时建立的。100多年来的研究在上日耳曼界墙没有发现任何98年以前的文物(比如界碑、刻印或可用来确定时间的木头)。而且这道界墙更适合图拉真时期的军事需要。多米提安时期这个需要不是这么明确。
122年在哈德良统治下罗马人将内卡河和多瑙河之间的界墙再次向北移了20到40千米。最后一次罗马将它的边境向日耳曼地区移动时在159年在安托尼努斯·比乌斯统治时进行的。
马克曼战争[编辑]
2世纪在日耳曼地区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首先过去分裂的日耳曼部落联合为大部落,其次日耳曼人越来越多地对罗马边界进行袭击。
167年马科曼尼人、夸迪人、伦巴第人、汪达尔人和其它部落进入潘诺尼亚省导致马科曼尼战争(167年至180年)。马尔库斯·奥勒里乌斯领导了四次军事行动征服了入侵的日耳曼人。当时罗马可能有建立两个新的省的计划。但180年马尔库斯·奥勒里乌斯死后,他的儿子科莫德斯恢复了过去的防卫性战略。他与日耳曼人修和。
许多历史学家将马克曼战争看作是民族大迁徙的前奏。其原因是哥特人向黑海和汪达尔人向多瑙河的迁徙所造成的罗马边境上的人口的变迁。这些日耳曼民族迁徙的原因今天还无法断证,有可能是饥荒造成的。
日耳曼部落[编辑]
在北德和斯堪的纳维亚生活的日耳曼人的部落大约可以分为北日耳曼人、西日耳曼人和东日耳曼人。
北日耳曼人[编辑]
北日耳曼人是斯堪的纳维亚的日耳曼人如诺斯人。他们后来演化为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和冰岛人。考古学家将北日耳曼人又分东西两股。
西日耳曼人[编辑]
西日耳曼人包括:
易北河日耳曼人如斯维比人,后来演进为士瓦本人、马科曼尼人/马克曼人和夸迪人/夸地人,最终成为巴伐利亚人。
北海日耳曼人如巴塔维人、弗里斯兰人/弗里斯人(前两者为低地日耳曼荷兰人、比利时人、卢森堡人之祖先)、考肯人、萨克森人/撒克逊人、盎格鲁人、朱特人等,后来形成盎格鲁-撒克逊人/英格兰人。
莱茵河-威悉河日耳曼人如切鲁西人、卡狄[16]人(为黑森人的祖先)、法兰克人(为德意志人、法兰西人之祖先)等。
东日耳曼人[编辑]
在东日耳曼人中有波罗的海的哥特人、汪达尔人和勃艮第人等。考古学家将他们细分为四个组。由于匈人从亚洲进入以及斯拉夫人从东欧涌入,让这些人受到非常大的压力,他们被迫向西和向南迁徙,这使他们与当地人之间产生了很多冲突。[来源请求]
经济[编辑]
日耳曼人大多数是定居的农民,很少游猎。经济自给自足,手工业有铁工、陶瓦工、木工。原始印欧语言形成的时候车轮就已经被发明了,在日耳曼语言中“轮”有两个词。日耳曼人没有货币。他们之间的贸易以货物交换为主。最重要的财产是牲畜。今天英语中的fee(费用)与德语中的Vieh(牲畜)是同一个词根。
最主要的牲畜有牛、绵羊、猪、山羊和马。养蜂业和织布业也有。日耳曼人还知道如何制造奶酪,对奶酪他们有一个自己的词。
约1世纪左右日耳曼人接触到犁,但其普及率很低。最重要的粮食是大麦。日耳曼人会利用休耕来让田地恢复它们的生产力。此外他们还会使用肥料。粮食主要作成粥,一直到中世纪为止只有富人才能买得起面包。
因为纬度较高,光热不足,日耳曼地区的平地多为冰碛平原,土壤比较贫瘠,日耳曼地区的生产力比南方的罗马低得多。塔西佗写道:“他们有很多牲畜,但大多数都不怎么样。就算牛也不像罗马的牛那么高大,即使它们的角也很小。”日耳曼地区经常发生饥荒,许多人营养不良。他们的平均寿命比较低。历史学家估计这是他们迁徙的主要原因。
神话[编辑]
主条目:北欧神话
与古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并列为欧洲三大神话
在凯撒时代,日耳曼人的神主要是日神,月神,火神等。[17]
日常生活[编辑]
凯撒时代,日耳曼人穿着很少,常常只是一片兽皮,男男女女在河中同浴[17]。饮食上绝大部分是乳制品和肉类,他们对农业并没投入太多精力,每年土地重新分配。[18]
日耳曼人的居民点相当小。通过对他们的墓地的考察考古学家可以推测出他们的居民点一般约有200个居民。这些居民点没有系统的计划:假如有一个日耳曼人在一个地方定居后就会有其他人搬过来。直到今天在德国和其它日耳曼文化区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由多个小村聚集在一起而组成的村落。
通过考古发掘考古学家知道,日耳曼人的房子是木房子,由于木头现在都早已腐烂了,只有通过它们在地基上留下的支柱的洞来考察它们的建筑方式。最常见的日耳曼住房是长方形的。人畜同住一个房中,只有一堵墙隔离他们。住房内没有其它墙。在它的当中有一个燃火点。屋上的一个洞用来排烟。日耳曼人的房屋没有窗。
艺术[编辑]
文字[编辑]
日耳曼人很晚才有文字。唯一的一部日耳曼语言的长的作品是乌斐拉在4世纪编辑的一部《圣经》。由于哥特人没有自己的文字,乌斐拉使用希腊文、拉丁文和卢恩字母制造了一组自己的文字。
2世纪开始出现的卢恩字母主要用来作为魔术符号。长的用卢恩字母书写的文章很少。一般它们只被用来标志贵重的物件。
事实和传说[编辑]
条顿堡森林中的日耳曼人塑像
19世纪和20世纪前半叶在德语地区日耳曼人往往被描绘为“超人”,这个形象的主要缘由是塔西佗、恺撒等的描写。在他们的作品中他们将日耳曼人描写为金发碧眼的巨人,他们拥有超人的力气。
通过对遗留下来的骨骼和在沼泽地里保存下来的尸体的研究证明日耳曼人的确比罗马人高,此外他们的确有相当大的体力,大多数日耳曼人的确有金发。一般来说日耳曼人比罗马人高出一头。对保存得非常好的沼泽尸体的研究证实了塔西佗的一个怀疑:日耳曼人的耐久力比较低,在长时间的作战中他们很快就没有力气了。
古代作家共同报道说日耳曼人酗酒非常厉害。最主要的酒类是蜂蜜酒和啤酒。日耳曼人在重要的节日往往庆宴。他们相信他们的神也喜欢酒。塔西佗报道说:“这是一种由大麦或小麦酿造的饮料,它们与葡萄酒有一定的类似性……”关于他们的酗酒他写道:“只要给他们足够的酒,那么用酒来战胜他们比用武器来战胜他们更容易。”
建国[编辑]
民族大迁徙时日耳曼人在高卢、意大利、西班牙和不列颠建立了许多短促的王国。一些日耳曼人甚至一直迁徙到非洲北部(汪达尔人)。这些王国都是一二百年的政权。在他们新的家乡他们与过去的当地人混合。所建诸国:英格兰王国、法兰克王国、东哥特王国、西哥特王国、勃艮第王国、伦巴底王国、汪达尔王国。
军事[编辑]
罗马人在战争中与日耳曼人频繁接触,日耳曼人的攻城方式是:先围住目标,然后用石块从四面八方向城墙上投掷,直到把城墙上的守军赶走,再搭起盾墙,逐渐逼近城墙,靠近后开始挖掘墙角,完成攻城。[19]
参见[编辑]
欧洲主题
人类学主题
欧洲民族
北欧神话
北欧海盗
维京时代
卢恩字母
日耳曼尼亚
日耳曼尼亚志
日耳曼长城
泛日耳曼主义
参考文献[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Steuer, Heiko (2021). Germanen aus Sicht der Archäologie: Neue Thesen zu einem alten Thema. de Gruyter.
^ 2.0 2.1 Germanen, Germania, Germanische Altertumskunde. De Gruyter. [2023-04-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2) (英语).
^ Todd, Malcolm. The Early Germans. John Wiley & Sons. 2009-02-04. ISBN 978-1-4051-3756-0 (英语).
^ Wolfgang Pfeifer: Etymologisches Wörterbuch des Deutschen, München 2000, S. 434.
^ Wolfram Euler und Konrad Badenheuer: Sprache und Herkunft der Germanen. Abriss des Protogermanischen vor der Ersten Lautverschiebung. Inspiration Un Limited, Hamburg und London 2009, S. 12.
^ Poseidonios von Apameia, Historien, Buch 30. Auch der Text des Poseidonios ist allerdings nur durch ein Zitat bei Athenaios von Naukratis (um 190 n. Chr.) belegt.Vgl. Gustav Stümpel: Name und Nationalität der Germanen. Eine neue Untersuchung zu Poseidonios, Caesar und Tacitus. Dieterich, Leipzig 1932; Dieter Timpe: Germanen, Germania, Germanische Altertumskunde. I. Geschichte. In: Reallexikon der Germanischen Altertumskunde. Bd. 11, Berlin/New York 1998, S. 181–245, hier S. 183 (Artike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bgerufen über GAO bei De Gruyter Online).
^ Jörg Jarnut: Germanisch. Plädoyer für die Abschaffung eines obsoleten Zentralbegriffs der Frühmittelalterforschung. In: Walter Pohl (Hrsg.): Die Suche nach den Ursprüngen. Von der Bedeutung des frühen Mittelalters. Wien 2004, S. 107 ff.
^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 1963
^ McBain's An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Gaelic Language
^ Schulze, Hagen. Germany: A New Histor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4.
^ "German",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Etymology. Ed. T. F. Hoa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Oxford Reference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trieved 4 March 2008.
^ Partridge, Eric, Origins: A Short Etymological Dictionary of Modern English: 1265, [2018-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2)
^ Mallory; Adams, The Oxford Introduction to Proto-Indo-European and the Proto-Indo-European World, Oxford: 245
^ 严毅. “日耳曼”与“德意志”有何区别?. 世界知识. 1982, (19): 30.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凯撒 《高卢战记》第一卷
^ 塔西佗 《日耳曼尼亚志》
^ 17.0 17.1 凯撒 《高卢战记》第六卷第21节
^ 凯撒《高卢战记》第六卷第22节
^ 凯撒《高卢战记》第二卷第六节
规范控制
BNF: cb11953040v (data)
GND: 4020378-5
HDS: 008026
J9U: 987007555860805171
LCCN: sh85089395
NDL: 00562422
NKC: ph117581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日耳曼人&oldid=81015524”
分类:日耳曼人欧洲族群隐藏分类:CS1英语来源 (en)含有访问日期但无网址的引用的页面自2014年9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拒绝当选首页新条目推荐栏目的条目自2022年7月需要从德语维基百科翻译的条目需要从德语维基百科翻译的条目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HD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J9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4年2月14日 (星期三) 01:34。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内税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
黑暗时代:大日耳曼国介绍 - 知乎
黑暗时代:大日耳曼国介绍 - 知乎首发于张记茶馆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黑暗时代:大日耳曼国介绍来自北欧的海盗一个来自北欧的海盗,爱好广泛,梦想环游世界1,简介在莱茵河畔,有一个庞大的大,帝国。他撕碎了高卢雄鸡的傲慢,射落了了日不落帝国的太阳,将红色巨熊杀死,将白头鹰踩在脚下。他拥着了世界上最辽阔的领土,从新大陆到莫斯科维恩,从炎热难耐的刚果丛林到冰天雪地的格陵兰岛和毛德皇后地,都有着他的领土。但他的光鲜之下是暗流涌动……随着这个庞大帝国的缔造者,那个名字叫做阿道夫的帝王在逐渐老去,随着这位帝王的继承者们的斗争欲演欲烈,这个大帝国似乎正遥遥欲坠。2,历史大日耳曼的征服之路,始于1934年。那年的夏秋之交,德国总统,曾经的德国军神,陆军元师,已经年逾85岁的保罗·冯·兴登堡,在病床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洗头佬与兴登堡他死后,他的总理,nc党领袖,阿道夫·洗头佬独揽大权的最后一个障碍被清除了,随后,他将总统和总理两个职位融合,称“元首”,而他,则成为了这个集中了全德国权力的“元首”。随后,他疯狂扩充军备,拉帮结派,大肆宣扬他的“生存空间”理论,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构建他梦中的那个帝国,那个属于雅利安人的千年帝国。6年过去了,帝国依靠英法的软弱,重新武装了莱茵兰,夺取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广阔土地,现在万事俱备,是时候发动一场大战,让帝国夺回他在这个世界上应有的位置了。1939年9月,一场大战,一场席卷世界的大战爆发了。那天之后,世界未来的格局,就已经注定。开战后,德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了欧洲大陆之上的所有敌人,帝国的征服之路来到了下一站——英国,那个拥有全球四分之一土地,太阳永远不会从他的领土上落下的庞大帝国。由于德国海军无法正面突破英国海军的英吉利海峡防线,所以,德国空军元师,赫尔曼·戈林向洗头佬提出了一项计划,帝国应该要夺取不列的蓝天,进而掌握他的海洋。戈林陪同洗头佬检阅军队洗头佬采纳了戈林的计划,帝国空军将征服大不列颠岛的蓝天!结果不出所料,即使皇家空军的骑士们拼尽了全力,也无法阻止帝国的巨龙吞噬大不列颠的天空。然后,德国海军在空军的掩护下,成功登陆英国,英国王室流亡加拿大,大本钟被万字旗覆盖,白金汉宫迎来了她的新主人。二战英国王室流亡加拿大,他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可以回到他们的国家此时已是1941年,帝国已经无法再向西前进了,于是,他将目光望向了东方。在东方,屹立着一只硕大无比的红色巨兽,尽管它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大。1941年6月,正是初夏时节,德国撕毁了与苏联的互不侵犯条约,启动“巴巴罗萨”计划,正式与这只红色巨兽开战。但这只巨兽只是看着庞大,他的力量早己被不断的党争和内耗榨干。于是,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明斯克,基辅,列宁格勒,布哈林格勒,巴库,莫斯科一个一个落入德国之手。最后,它只能无可奈何地退过乌拉尔山,甚至最后的一点领土,也得分一点给东方升起的旭日。红军撤出了莫斯科,他们何时才能回来?1941年冬天,在德国用闪电战横扫苏联不久后,他的盟友,东方的日本帝国,偷袭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珍珠的,于是,帝国再次踏上征服之路。虽然美国被长年的经济危机眈误了,但他依旧凭借着强大的工业实力与德日两大帝国缠斗到了1946年,并且甚至一度接近局部胜利。但……华盛顿和洛杉矶的核子云烟终结了这一切……随后,历时七年的大战结束了,德意志帝国成为了大战的最大受益者。但热战虽然结束了,另一场战争却开始了。 1947年,日本前首相东条英机在首尔大学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标致着冷战的开始。1950年,在西西伯利亚,中西伯利亚和中亚偏安一隅的残余苏维埃发动反攻,虽然最终帝国还是取得了胜利,但战争最终导致了大日耳曼经济危机。1952年,随着墨索里尼野心的膨胀和德国国力的下降,意大利拉上西班牙和土耳其与德国决裂,自立门户。时光已经走到了1956年,随着元首的老去,党内的各派势力蠢欲动,大日耳曼的未来,究竟在何方?3,现状国名:大日耳曼帝国领导人:阿道夫·洗头佬阿道夫·洗头佬,大日耳曼帝国元首执政党: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c党)意识形态:民族社会主义(nc主义)帝国的未来?随着元首的老去,帝国需要为他寻找一位继承人。帝国经济危机由于帝国畸形的经济体制,帝国在1950年第二次俄罗斯战争结束后便爆发了经济危机,帝国高层将在1月讨论解决方案,各派纷纷呈上自己的解决方案,这将关系到帝国的未来。权势滔天的保守派马丁·鲍曼,约瑟夫·戈培尔,鲁道夫·赫斯可以说是帝国除了元首之外最有权势的三人,而现在,他们因为共同的政治立场而结成政治同盟。马丁·鲍曼,大日耳曼帝国内政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大日耳曼帝国总理鲁道夫·赫斯,大日耳曼帝国副元首三人的同盟在帝国的中老年人中颇受欢迎,同时还取得了大量国防军下层士官和普通士兵的支持。虽然三人的政治立场相同,但三人的政治诉求都不同,鲍曼仅仅是想得到元首宝座,戈培尔想要建立一个雅利安乌托邦,而赫斯则想将帝国所有的专员辖区全都归于帝国直辖统治,并“雅利安化”当地民族。投机取巧的改革派如果说鲍曼,戈培尔和赫斯的保守派同盟保掌握了帝国的政治,那么由阿尔伯特·施佩尔,亚尔马·沙赫特和约阿西姆·里宾特洛夫组成的改革派同盟则控制了帝国的经济。阿尔伯特·施佩尔,大日耳曼帝国财政部长亚尔马·沙赫特,大日耳曼帝国银行总裁约阿西姆·里宾特洛夫,大日耳曼帝国外交和外贸部长改革派三人组的支持者主要是年轻人和在大战中崛起的财阀,同时,国防军统师部的部分将军也对改革派表示支持。三人作为投机者,政治诉求都是一样的:捞取政治利益和帝国马克,不过,他们底下的那些“真正的改革派”们可不这么认为。助纣为虐的ss和盖世太保1951年,在布拉格袭击案中幸存的莱茵哈特·海德里希策划了一场对洗头佬的谋杀,虽然元首在此次事件中幸存,但慑于ss的巨大势力,帝国当局并没有处理他,而是将勃艮第和低地交给了他,成为他的封地,而条件是他不再干涉帝国政治。虽然不能自己下场干涉,但可以当傀儡大师啊!他秘密联系了大日耳曼帝国国内的ss和盖世太保领袖,海因里希·希姆莱,与他结成同盟,并利用他懦弱无能的弱点控制了他,使他,海因里希·希姆莱成为了阿姆斯特丹的傀儡。海德里希与希姆莱但由于希姆莱的懦弱使他没有足够的权威去控制ss和盖世太保,效忠于他的部队十分有限,同时他们在国内也没有多少人他们。一边倒的海军帝国的海军们——无论是下层官兵还是上层将领——全都一边倒地支持改革派,这无疑状大了改革派的力量(虽然那些破船还不如烂铁管用)。邓尼茨视察齐柏林号航母分裂的国防军不同于海军司令部的一边倒,国防军统师部分裂成了三部分:支持改革派的赫尔曼·戈林和埃尔温·隆美尔,中立的汉斯·斯派达尔,埃里希·曼施坦因和海因茨·古德里安,支持保守派的弗雷德里克·保卢斯,无论他们谁掌握国防军,都将对帝国的政治格局产生震动。国防军统师部合影编辑于 2022-09-03 14:47钢铁雄心4(游戏)架空世界观钢铁雄心(Hearts of Iron)赞同 245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张记茶馆黑暗时代:假如轴心国彻底赢得二战?这是人类历史最黑暗的时代,混乱,屠杀,战争无
大日耳曼国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日耳曼国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讨论
目录
移至侧栏
隐藏
序言
1思想前景
开关思想前景子章节
1.1种族理论
1.2名称
1.3泛德意志主义 VS 泛日耳曼主义
1.4日耳曼神秘主义
2注释
3参考文献
开关目录
大日耳曼国
17种语言
العربيةBrezhonegکوردیČeština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añolFrançaisBahasa 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Lingua Franca NovaNederlandsNorsk bokmålPortuguêsTürkçe
编辑链接
条目讨论
大陆简体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获取短URL下载二维码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可打印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条目介绍的是纳粹计划在二战期间建立的国家概念实体。关于关于历史上存在的“大德意志国”,请见“纳粹德国”。
参见:泛日耳曼主义
计划中“大日耳曼国”的边界——包括潜在的傀儡国和保护国;资料来源基于各种来自于国家行政部门和党卫队领导层的部分系统化目标计划(例如东方总计划)[1]
“大日耳曼国”(德语:Großgermanisches Reich),全称为“德意志民族的大日耳曼国”(德语:Großgerman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计划在欧洲建立的一个政治实体国家的官方名称[2]。大日耳曼国的领土要求随时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早在1933年秋,希特勒就设想将波希米亚、 波兰西部、奥地利等地并入德国并建立一系列没有独立经济且无法独立的卫星国与傀儡国。[3]
这个设想的泛日耳曼帝国几乎将整个日耳曼欧洲合并为一个极为庞大的国家。其领土上包括了扩张过后的德意志国本身(包括1938年以前的德国本土、奥地利、波希米亚、摩拉维亚、捷克西里西亚、亚尔萨斯-洛林、奥伊彭-马尔默迪、梅梅尔、下施蒂利亚、上卡尼奥拉、斯洛文尼亚的卡林西亚、波兰、荷兰、比利时的佛兰德地区、卢森堡、丹麦、挪威、瑞典、冰岛、列支敦士登、以及瑞士至少要包括德语区。[4]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至少在计划中英国不会沦为德国的一个省份,取而代之的是成为德国的一位海军盟友。[5]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南蒂罗尔德裔区,那里会是意大利盟友的一部分。除了日耳曼欧洲之外,德国与法国的边界将恢复到早期神圣罗马帝国时期,这就意味完全地吞并瓦隆、瑞士法语区;以及法国北部、东部的大片地区。[6]此外,德国在“生存空间”里计划向东扩张至乌拉山脉(在此过程中需从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以及苏联夺取领土)。[7][8]希特勒计划将居住在乌拉山脉以西的“多余”俄罗斯人口驱逐至乌拉山脉以东。[9]
思想前景[编辑]
种族理论[编辑]
主题条目纳粹主义
德国国内的相关组织
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
冲锋队
党卫队
秘密国家警察(盖世太保)
希特勒青年团
德国少年团
德国少女联盟
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学生联盟(英语:National Socialist German Students' League)
国家社会主义体育锻炼联盟(英语:National Socialist League of the Reich for Physical Exercise)
国家社会主义妇女联盟
国家社会主义革命战斗联盟
历史
早期历史年表(英语:Early timeline of Nazism)
希特勒的崛起
纳粹党掌权
德国重军事化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宗教(英语:Religion in Nazi Germany)
长刀之夜
纽伦堡党代会
反共产国际协定
水晶之夜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国同盟条约
纳粹大屠杀
纽伦堡审判
新纳粹主义
意识形态
法西斯主义
领袖原则
一体化
希特勒的政治立场(英语:Political views of Adolf Hitler)
《我的奋斗》
《十九世纪的基础》
《二十世纪的神话》
军国主义
国家社会主义纲领
新秩序
《普鲁士主义与社会主义(英语:Preussentum und Sozialismus)》
政治宣传
宗教层面(英语:Religious aspects of Nazism)
斯特拉瑟主义
综摄政治(英语:Syncretic politics)
符号(英语:Nazi symbolism)
纳粹德国的女性
种族意识形态
雅利安人种
反犹太主义
血与土
优生学
大日耳曼国
重返帝国
生存空间
优等民族
种族灵魂
纳粹德国的种族政策(英语:Racial policy of Nazi Germany)
纳粹种族理论
民族平等(英语:Völkisch equality)
最终解决方案
集中营
驱逐
医生审判
灭绝营
种族灭绝
犹太人居住区(英语:Ghettos in Nazi-occupied Europe)
人体实验
劳动营
少数族群迫害
种族隔离
人物
阿道夫·希特勒
鲁道夫·赫斯
安东·德莱克斯勒
阿尔弗雷德·罗森堡
迪特里希·埃卡特
约瑟夫·戈培尔
海因里希·希姆莱
赫尔曼·戈林
休斯顿·张伯伦
格里哥·斯特拉瑟
奥托·斯特拉瑟
乔治·林肯·洛克威尔
奥托·恩斯特·雷莫
莱昂·德格雷勒
德国之外的相关组织
美国纳粹党
箭十字党(匈牙利)
保加利亚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英语:Bulgarian National Socialist Workers Party)
德裔美国人同盟(英语:German American Bund)
列支敦士登德意志民族运动(英语:German National Movement in Liechtenstein)
灰衫党(南非)(英语:Greyshirts)
匈牙利国家社会主义党(英语:Hungarian National Socialist Party)
铁卫团(罗马尼亚)
全国团结党(挪威)(英语:Nasjonal Samling)
国家社会主义运动(荷兰)
瑞士民族运动(英语:National Movement of Switzerland)
国家社会主义集团(瑞典)(英语:National Socialist Bloc)
国家社会主义联盟(英国)(英语:National Socialist League)
智利国家社会主义运动(英语:National Socialist Movement of Chile)
国家社会主义运动(美国)(英语:National Socialist Movement (United States))
希腊国家社会主义党(英语:Greek National Socialist Party)
丹麦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英语:National Socialist Workers' Party of Denmark)
国家团结党(加拿大)(英语:National Unity Party (Canada))
民族解放联盟(阿根廷)(英语:Nationalist Liberation Alliance)
奥瑟瓦-布兰德威格(南非)(英语:Ossewabrandwag)
世界国家社会主义者联盟(英语:World Union of National Socialists)
列表
希特勒撰写或与之相关的书籍(英语:List of books by or about Adolf Hitler)
纳粹思想家(英语:List of Nazi ideologues)
纳粹党领袖及官员(英语:List of Nazi Party leaders and officials)
纳粹党员(英语:List of Nazis)
前纳粹党员(英语:List of former Nazi Party members)
希特勒演说(英语:List of speeches given by Adolf Hitler)
党卫军人士(英语:List of SS personnel)
相关主题
去纳粹化
民族主义运动
纳粹德国词汇表(英语:Glossary of Nazi Germany)
纳粹朋克(英语:Nazi punk)
国家社会主义黑色金属(英语:National Socialist black metal)
分类
纳粹德国主题查论编
更多信息:优等种族
纳粹种族理论认为欧洲的日耳曼人属于高等种族,是更高级的雅利安人种——北欧人种的后代,雅利安人被视为是文明社会中独一无二的文化继承者。[10]这些种族会被视为“真正的日耳曼人”,但“已经失去了种族自豪感” ,也会被认作德意志人的亲缘种族。[11]德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也认为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同样是德国种族的祖先,是“北欧-希腊”文化和艺术的第一批传播者。[12][13]希特勒特别钦佩古斯巴达,并声称其为种族最纯净的国家:[14]
“由于斯巴达人的种族优势,六千名斯巴达人征服了三十五万名希洛人是可行的。”斯巴达人开创了“第一个种族主义的国家。”[15]
此外,希特勒的“日耳曼”理论并不只指代族群、文化,和语族,它直接包括了生物种族理论,这代表着他想从雅利安种族的敌人统治下拯救高等“日耳曼血统”。希特勒指出,德国拥有的这些“日耳曼成分”比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要多,他认为“我们五分之四的人民”拥有这些成分。[16]
无论在世上何处发现日耳曼血统,我们都会获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东西。而剩下的人将无法反抗我们的日耳曼帝国。——阿道夫·希特勒
根据纳粹的描述,除了日耳曼民族以外, 那些表面上是不属于日耳曼国家的民众例如法兰西人、波兰人、瓦隆人、捷克人等也很可能拥有富贵的日耳曼血统,尤其是贵族和农民阶层。为了“恢复”这些“消逝”的日耳曼成分接受日耳曼化(纳粹用语为“Umvolkung”,意为“回归种族”。) [17]如果那些人无法“恢复”,那就必须消灭他们,防止敌人利用他们的优势血统来对抗雅利安人。[17]其中一个纳粹日耳曼化的例子便是帮绑架具有“种族价值”的东欧孩童。奇怪的现象是,相对于不抗拒的人,那些被选中进行日耳曼化但反对纳粹的人在种族上被视为更优势。因为根据希姆莱的说法,“抵抗是德意志人的天性”。[18]
在《我的奋斗》第一页,希特勒公开宣称他相信“共同的血统属于一个共同的国家”,他对阐述了先天种族品(因此影响了纳粹运动)应当优于“人造”概念,例如民族认同(包括德国地区认同,例如普鲁士和巴伐利亚),后者对于那些“值得”被纳入同一个大德意志种族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元首;德语:Ein Volk, Ein Reich, Ein Führer)的人民来说才是决定性因素。[19]为了确保雅利安种族(根据希特勒的描述,雅利安种族在“逐渐消亡”[20])从今往后的霸权地位,希特勒采取了部分战略模式,即消灭那些他认为是“无用小国”(德语:Kleinstaatengerümpel;类似于德国割据时期的小国家)的欧洲国家并把北欧全部国家合为一个统一的种族共同体。[21]从1921年起,希特勒便主张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国”。[2]
正是这片大陆将文化带到了大不列颠,反过来又让她能够在世界的其他大多数地方进行殖民。无法想象没有欧洲的美洲会是怎样。为什么我们就没有必不可缺的力量成为一个拥有吸引力的世界中心呢?一亿两千万的日耳曼人——如果他们巩固自己的地位,这将会是一股无人可敌的力量。而组成日耳曼世界的国家将只会从中受益。我可以从自己身上看到这一点。我的祖国是德国最美丽的地方之一,但如果任由其自然发展,它会成为什么呢?像奥地利、萨克森、丹麦,又或者是瑞士这样的国家是不可能发展出自己的潜能的。因为没有基础。未来的大门又一次为日耳曼民众打开了,这正是一种运气所在。——阿道夫·希特勒,1942[22]
名称[编辑]
更多信息:Reich
这个设想帝国的名称特意参考了中世纪时期的(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民族社会主义史学里则称为“第一帝国”。[23]这个中世纪的帝国在德意志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各种不同层面的遗产。希特勒非常钦佩法兰克皇帝查里曼的“文化创造力”、组织力、以及他对个人权力的摒弃。[23]与此同时,他也批评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忽视“东进政策”(德语:Ostpolitik)就像他本人的政策一样,在政治上仅注重于南方。[23]“德奥合并”后,考虑到旧神圣罗马帝国的皇权象征(皇冠、御剑、圣枪等其他物品)在1424年至1796年期间曾存放于纽伦堡,希特勒下令将这些物品从维也纳转移至纽伦堡存放。 [24]纽伦堡不仅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旧民间首都,同时还是纽伦堡党代会的举办地点。因此,“皇权”的转移不仅为希特勒的德国成为“旧帝国”的继承者增添了合法性,同时还削弱了皇帝的维也纳旧居。[25]
德国在1939年占领波希米亚后,希特勒声称神圣罗马帝国已然“重生”,但他在私下仍会声称他的帝国比旧“罗马”帝国更强大。[26]不同于“民族混杂的巴巴罗萨天主教帝国” ,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国将建立在种族主义与民族主义之上。[26]建立这个国家并不是为了恢复中世纪的价值观,而是为了“推进一个全新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过往的优势将与现代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相结合”。[26]
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边界也被纳粹党当成收复领土的根据,他们对曾经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一切现代领地与国家提出要求。甚至在开战前希特勒就希望撕毁《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该条约赋予了神圣罗马帝国各领地的完整主权。1939年11月17日,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在日记中写道,纳粹政权的“伟大目标”就是“彻底清算”这一历史性的条约,[27]而且这份条约起于明斯特,也终将止于明斯特这座相同的城市。[28]
泛德意志主义 VS 泛日耳曼主义[编辑]
更多信息:泛日耳曼主义
虽然纳粹计划在战后种族政治秩序中赋予欧洲其他“日耳曼人”与德意志人一样的高等种族地位,但却从未考虑过让这些国家的臣民拥有独立的民族权力。[10]这些日耳曼国家在全方面都将被视为德国的延伸而非拥有独立地位的国家,[10]而且德国人明确表示将维护帝国“最强大的力量源泉,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军事地位” 。[22]即使是最支持该理念的纳粹高层海因里希·希姆莱,也无法摆脱对德意志人与日耳曼人的等级划分理念。[29]亲卫队官方报刊《黑色军团》对于日耳曼“兄弟手足”和德意志霸权之间的矛盾协调从未成功。[29]日耳曼国家的纳粹主义政党成员在访问德国时也会被禁止参加德国纳粹党的集会。虽然这一限制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被取消,但需要参访者前提进行通报,以便于警告发言人不要发表对他们自己祖国的贬低言论。[30]
尽管希特勒本人和希姆莱的党卫队都主张建立泛日耳曼帝国,但在纳粹政权内部大多数人不认可这一主张。[31] 戈培尔和约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领导下的德国外交部更倾向于建立一个由德国主导的大陆联盟,其代表为反共产国际协定,以及里宾特洛甫提出的“欧洲联邦”(德语:Europäischer Staatenbund)计划 ,还有早期帝制德意志帝国的“中欧”(德语:Mitteleuropa)概念。
日耳曼神秘主义[编辑]
更多信息:Religious aspects of Nazism纳粹党领导层内部对于进行“日耳曼历史”的意识形态精神培养存在分歧。希姆莱对“日耳曼使命”的深奥大众化阐释遭到了希特勒的强烈批评。希姆莱在一次演说中谴责查里曼皇帝是“撒克逊人的屠夫”,但希特勒却说这不是“历史罪行”,而是一件好事,因为维度金德在征服萨克森的同时把西方文化带入了如今这片属于德国的地方。[32]同时希特勒也不赞成希姆莱通过他的祖先遗产学会来进行伪考古学项目,例如在史前日耳曼遗址进行挖掘:“为什么我们要让全世界都关注我们没有过去的事实?” [32]
为了用更符合民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宗教来完全取代基督教,希姆莱与阿佛烈·罗森堡试图用日耳曼异教(本土传统宗教和日耳曼人的民族宗教)取而代之,其中日本的神道教被视为近乎完美的东亚对手。[33]他们下令建造日耳曼教的礼拜场所,其目的在于以日耳曼祝圣来取代基督教仪式,这其中就包括不同的婚姻与葬礼仪式。[33]海因里希·海姆在《阿道夫·希特勒在元首总部的独白 1941-1944》(德语:Adolf Hitler. Monologe im Führerhauptquartier 1941-1944)(这本书有好几个版本,这里引用Orbis Verlag的2000年版本)一书中引用了希特勒在1941年10月14日的发言: “允许奥丁教的复兴完全是愚蠢至极。我们古老的神灵已然不复存在,而且无法复兴。在基督教传来的时候……整个古代要么在单方面遵循哲学体系,要么就是崇拜神灵。 但在现代,让全人类都陷入自欺欺人完全是不可取的。”[来源请求]
注释[编辑]
^ Utopia: The 'Greater Germanic Reich of the German Nation'. München – Berlin: Institut für Zeitgeschichte. 1999 [2021-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5).
^ 2.0 2.1 Elvert 1999, p. 325.
^ Majer, Diemut. "Non-Germans" under the Third Reich: the Nazi judicial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in Germany and occupied Eastern Europe with special regard to occupied Poland, 1939—1945. JHU Press. 2003: 188–189 [2021-11-10]. ISBN 0-8018-6493-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9). .
^ Rich 1974, pp. 401–402.
^ Strobl 2000, pp. 202–208.
^ Williams 2005, p. 209.
^ André Mineau. Operation Barbarossa: Ideology and Ethics Against Human Dignity. Rodopi, 2004. p. 36.
^ Rolf Dieter Müller, Gerd R. Ueberschär. Hitler's War in the East, 1941-1945: A Critical Assessment. Berghahn Books, 2009. p. 89.
^ Bradl Lightbody. The Second World War: Ambitions to Nemesis. London, England, UK; New York, New York, USA: Routledge, 2004. p. 97.
^ 10.0 10.1 10.2 Bohn 1997, p. 7.
^ Wright 1968, p. 115.
^ Hitler 2000, p. 225.
^ Housden 2000, p. 163.
^ Grafton et al 2010, p. 363.
^ Hitler, Pol Pot, and Hutu Power: Distinguishing Themes of Genocidal Ideolog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Professor Ben Kiernan, Holocaust and the United Nations Discussion Paper
^ Hitler 2000, p. 307.
^ 17.0 17.1 17.2 Fest 1973, p. 685.
^ Robert Cecil, The Myth of the Master Race: Alfred Rosenberg and Nazi Ideology p.199ISBN 0-396-06577-5
^ Hitler 1927, p. 1.
^ Fest 1973, p. 210.
^ Fink 1985, pp. 27, 152.
^ 22.0 22.1 Hitler 2000, p. 306.
^ 23.0 23.1 23.2 Hattstein 2006, p. 321.
^ Hamann, Brigitte. Hitler's Vienna: A Dictator's Apprenticeship. Trans. Thomas Thornt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ISBN 978-0-19-512537-5.
^ Haman 1999, p. 110
^ 26.0 26.1 26.2 Brockmann 2006, p. 179.
^ 引证错误:没有为名为winkler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Goebbels, p. 51.
^ 29.0 29.1 Wright 1968, pp. 141–142.
^ Rothwell 2005, p. 31.
^ Lipgens 1985, p. 41.
^ 32.0 32.1 Speer 1970, pp. 147–148.
^ 33.0 33.1 Domarus 2007, p. 158.
参考文献[编辑]
Ackermann, Josef. Heinrich Himmler als Ideologe. Musterschmidt. 1970. LCCN 75569891 (德语).
Bohn, Robert. Die deutsche Herrschaft in den "germanischen" Ländern 1940-1945. Steiner. 1997. ISBN 3-515-07099-0 (德语).
Boog, Horst. Germany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19-822888-0.
Bramstedt, E. K. Dictatorship and Political Police: The Technique of Control by Fear. Routledge. 2003. ISBN 0-415-17542-9.
Brockmann, Stephen. Nuremberg: the imaginary capital. Camden House. 2006. ISBN 978-1-57113-345-8.
De Jong, Louis. Het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 in de tweede wereldoorlog: Voorspel. M. Nijhoff. 1969 (荷兰语).
De Jong, Louis. Het Koninkrijk der Nederlanden in de tweede wereldoorlog: Maart '41 - Juli '42. M. Nijhoff. 1974 (荷兰语).
Domarus, Max. The essential Hitler: speeches and commentary. Bolchazy-Carducci Publishers, Inc. 2007. ISBN 978-0-86516-665-3.
Elvert, Jürgen. Mitteleuropa!: deutsche Pläne zur europäischen Neuordnung (1918-1945). Verlag Wiesbaden GmbH. 1999. ISBN 3-515-07641-7 (德语).
Fest, Joachim C. Hitler. Verlagg Ulstein. 1973. ISBN 0-15-602754-2.
Fink, Jürg. Die Schweiz aus der Sicht des Dritten Reiches, 1933-1945. Schulthess. 1985. ISBN 3-7255-2430-0 (德语).
Gildea, Robert; Wieviorka, Olivier; Warring, Anette. Surviving Hitler and Mussolini: Daily Life in Occupied Europe. Berg Publishers. 2006. ISBN 1-84520-181-7.
Goebbels, Joseph; Taylor, Fred. The Goebbels diaries, 1939-1941. H. Hamilton. 1982. ISBN 0-241-10893-4.
Grafton, Anthony; Most, Glenn W.; Settis, Salvatore.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ISBN 0-674-03572-0.
Griffiths, Tony. Scandinavia. C. Hurst & Co. Publishers. 2004. ISBN 1-85065-317-8.
Halbrook, Stephen P. (1998). Target Switzerland: Swiss Armed Neutrality in World War II. Sarpedon. 1998. ISBN 0-306-81325-4.
Hamacher, Werner; Hertz, Thomas; Keenan, Anette. Responses: On Paul de Man's Wartime Journalism.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9. ISBN 978-0-8032-7243-9.
Hattstein, Markus. Holy Roman Empire, The. Blamires, Paul; Jackson (编). World Fascism: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1. ABC-CLIO. 2006. ISBN 1-57607-940-6.
Hildebrand, Klaus. The Foreign Policy of the Third Re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3. ISBN 0-520-02528-8.
Hillgruber, Andreas; Picker, Henry. Hitlers Tischgespräche im Führerhauptquartier 1941–1942. 1968.
Hitler, Adolf. Mein Kampf. Eher Verlag. 1926.
Hitler, Adolf. Bormann, Martin , 编. Hitler's Table Talk 1941-1944. trans. Cameron, Norman; Stevens, R.H. 3rd. Enigma Books. 2000. ISBN 1-929631-05-7.
Hitler, Adolf. Weinberg, Gerhard L. , 编. Hitler's Second Book: The Unpublished Sequel to Mein Kampf (PDF). Enigma Books. 2003 [2014-12-03]. ISBN 1-929631-16-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3-03).
Housden, Martyn. Hitler: study of a revolutionary?. Taylor & Francis. 2000. ISBN 0-415-16359-5.
Janssens, Jozef. Superhelden op perkament: middeleeuwse ridderromans in Europa.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05. ISBN 90-5356-822-0 (荷兰语).
Kersten, Felix. The Kersten Memoirs, 1940-1945. Hutchinson. 1957. LCCN 56058163.
Kersten, Felix. The Memoirs of Doctor Felix Kersten. Ernst Morwitz (trans.). Doubleday & Company. 1947. LCCN 47001801.
Kieler, Jørgen. Resistance Fighter: A Personal History of the Danish Resistance Movement, 1940-1945. Gefen Publishing House. 2007. ISBN 965-229-397-0.
Kroener, Bernhard; Müller, Rolf-Dieter; Umbreit, Hans. Germany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Organization and Mobilization of the German Sphere of Power. Wartime Administration, Economy, and Manpower Resources 1942-1944/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0-19-820873-1.
Leitz, Christian. Nazi Germany and Neutral Europe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7190-5069-3.
Lipgens, Walter. Documents o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Continental Plans for European Union 1939-1945. Walter de Gruyter. 1985. ISBN 3-11-009724-9.
Madajczyk, Czeslaw. Generalplan East: Hitler's Master Plan for Expansion. Polish Western Affairs. 1962, III (2) [2014-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4).
Morgan, Philip. Fascism in Europe, 1919-1945. Routledge. 2003. ISBN 0-415-16942-9.
Nicholas, Lynn H. Cruel World: The Children of Europe in the Nazi Web. Vintage Books. 2006. ISBN 0-679-77663-X.
Nicosia, Francis R. The Third Reich and the Palestine Questi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0. ISBN 0-7658-0624-X.
Petacco, Arrigo. A Tragedy Revealed: The Story of the Italian Population of Istria, Dalmatia, and Venezia Giulia, 1943-1956.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5. ISBN 0-8020-3921-9.
Pinkus, Oscar. The War Aims and Strategies of Adolf Hitler. McFarland. 2005. ISBN 0-7864-2054-5.
Poprzeczny, Joseph. Odilo Globocnik: Hitler's Man in the East. McFarland. 2004. ISBN 978-0-7864-1625-7.
Rich, Norman. Hitler's War Aim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Order. W.W. Norton & Company. 1974. ISBN 0-393-33290-X.
Rothwell, Victor. War Aims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War Aims of the Major Belligerents.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5 [2014-12-03]. ISBN 0-7486-150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7).
Sanders, Paul. The British Channel Islands under German Occupation, 1940-1945. Paul Sanders. 2005. ISBN 0-9538858-3-6.
Sager, Alexander; Winkler, Heinrich August. Germany: The Long Road West. 1933-199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BN 0-19-926598-4.
Schöttler, Peter. Eine Art "Generalplan West": Die Stuckart-Denkschrift vom 14. Juni 1940 und die Planungen für eine neue deutsch-französische Grenze im Zweiten Weltkrieg. Sozial Geschichte. 2003, 18 (3): 83–131 (德语).
Speer, Albert. Inside the Third Reich. Macmillan Company. 1970. LCCN 70119132.
Speer, Albert. Spandau: The Secret Diaries. Macmillan Company. 1976.
Stein, George H. The Waffen SS: Hitler's elite guard at war, 1939-1945.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4. ISBN 0-8014-9275-0.
Stegemann, Bernd; Vogel, Detlef. Germany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Mediterranean, South-East Europe, and North Africa, 1939-1941.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19-822884-8.
Steininger, Rolf. South Tyrol: A Minority Conflic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3. ISBN 0-7658-0800-5.
Strobl, Gerwin. The Germanic Isle: Nazi Perceptions of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521-78265-1.
Urner, Klaus. Let's Swallow Switzerland! Hitler's Plans Against the Swiss Confederation. Lexington Books. 2002. ISBN 0-7391-0255-9.
Waller, John H. The Devil's Doctor: Felix Kersten and the Secret Plot to Turn Himmler Against Hitler. Wiley. 2002. ISBN 0-471-39672-9.
Ward, Vanessa. Nationalist Uses of the Atlantis Myth in a Nordic Framework. Pseudoarchaeology Research Archive. 2008 [14 Nov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5).
Warmbrunn, Werner. The Dutch Under German Occupation, 1940-1945.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3. ISBN 0-8047-0152-0.
Wedekind, Michael. The Sword of Science: German Scholars and National Socialist Annexation Policy in Slovenia and Northern Italy. Fahlbusch, Michael; Haar, Ingo (编). German Scholars and Ethnic Cleansing, 1919-1945. Berghahn Books. 2006. ISBN 978-1-84545-048-9.
Weinberg, Gerhard L. Visions of Victory: The Hopes of Eight World War II Leader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ISBN 0-521-85254-4.
Welch, David. Nazi Propaganda: The Power and the Limitations. Taylor & Francis. 1983. ISBN 0-389-20400-5.
Williams, John Frank. Corporal Hitler and the Great War 1914-1918: the List Regiment. Taylor & Francis. 2005. ISBN 0-415-35855-8.
Wright, Gordon. The Ordeal of Total War: 1939-1945. Harper & Row, Publishers, Incorporated. 1968. ASIN B000IXH5LQ.
Zaloga, Steven J. The Atlantic Wall (1):France. Osprey Publishing. 2007. ISBN 1-84603-129-X.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大日耳曼國&oldid=80583611”
分类:德国历史提议成立的国家隐藏分类:有参考文献错误的页面含有德语的条目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CS1德语来源 (de)CS1荷兰语来源 (nl)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4年1月21日 (星期日) 09:50。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内税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
日耳曼人历史沿革:从北欧蛮族到欧洲文明主导者,延续千年的逆袭_百科TA说
日耳曼人历史沿革:从北欧蛮族到欧洲文明主导者,延续千年的逆袭_百科TA说
百度首页
TA说
日耳曼人历史沿革:从北欧蛮族到欧洲文明主导者,延续千年的逆袭
原创
阅读 9666赞 56
古罗马时期,日耳曼人曾被蔑称为欧洲三大蛮族之一,然而伴随着西罗马帝国的衰落,日耳曼部落纷纷内附,并在帝国瓦解以后建立起一系列王国。此后,日耳曼人逐渐成为整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族群,并代表欧洲文明于中世纪发动十字军东征、于大航海时代掀起了殖民浪潮,并由此建立起全球秩序。
日耳曼人是发源于欧洲的重要族群,涵盖了如今西欧、北欧、北美等众多发达地区,其中尤其以英格兰人、维京人和德意志人最具代表性。他们不仅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同时亦成为近代数百年以来世界秩序的建立者和受益人。然而在罗马帝国时期,日耳曼人却与凯尔特人、斯拉夫人一起被并称为欧洲三大蛮族。那么日耳曼人又是如何从茹毛饮血的古罗马时期,一步步发展壮大,并逐渐成为现今欧洲乃至整个西方世界最具代表性民族的呢?族群由来:古印欧人的北欧分支实际上,不论是代表欧洲古典文明的希腊人、拉丁人,还是欧洲三大蛮族,他们均发源于乌拉尔河——多瑙河下游的“南俄草原”(环绕里海北岸地区)。由于他们除了拥有共同的种族特征以外,还同属于印欧语系,故而其先祖又被称作为“古印欧人”。之所以叫做“印欧语系”,是因为这些操着类似口音的古印欧人后裔在西迁欧洲的同时,亦曾有分支为米底人、波斯人和雅利安人南迁到伊朗高原及印度次大陆地区。不同于南迁分支,在原始印欧人向欧洲方向扩张的路途中,地形更加复杂。温和湿润的欧洲中南部被阿尔卑斯山脉、喀尔巴阡山脉等众多山地阻隔,平原亦大多森林密布(大西洋水汽充沛)、道路难行。故而包括希腊人、凯尔特人等众多古印欧人分支皆是沿着海岸线或河流迁徙。这其中希腊人沿黑海沿岸经过色雷斯平原抵达希腊半岛、拉丁人从黑海沿岸穿过多瑙河中下游平原进入波河流域、凯尔特人亦是沿着多瑙河溯流而上直抵巴伐利亚高原。相较于他们,日耳曼人同斯拉夫人一样,选择从喀尔巴阡山脉北麓的德涅斯特河(即乌克兰、摩尔多瓦两国分割河流)进发,并最终抵达日德兰半岛。以日德兰半岛为根基,日耳曼人逐渐壮大,并向北欧和中欧其他区域繁衍迁徙。大约从公元前2世纪开始,伴随着气候骤降和海水侵袭(许多日耳曼部落喜好沿海而生,并跨海至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部分日耳曼部落开始南迁,并与罗马发生碰撞。触发了这场南迁移民潮的是居住在日德兰半岛的辛布里部落,他们连带催动了可能源于半岛北部的阿姆布昂人和易北河下游的条顿部落相继加入了这支南迁的日耳曼大军。叩边罗马:漫无目的的南迁之路其实早在日耳曼人南迁之前,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就已经知道凯尔特人称莱茵河以东的民族为日耳曼人了。伴随着辛布里、条顿以及阿姆布昂三个部落的行动,日耳曼人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了欧洲文明的地缘版图上,后来人们便将双方的这次碰撞称之为“辛布里战争”。彼时,与罗马共和国毗邻的蛮族主要还是凯尔特人,因此当日耳曼三部溯易北河而上、朝着阿尔卑斯山方向渗透之时,他们所遭遇的第一波抵抗便是位于波西米亚高地(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捷克)的凯尔特人。不过,虽然都被罗马人蔑称为“蛮族”,但此时的凯尔特人毕竟受到文明辐射数百年了,已经成为兼具农耕、畜牧的半定居族群,战斗力大为衰减,早已不复当年围困罗马城(即“白鹅救罗马”时期)的强悍了。加之日耳曼三部的这次南迁,根本就是为了觅食保命而来的,士气和勇猛程度是凯尔特人也难以比拟的。公元前120年前后,日耳曼三部征服波西米亚以后,很快就进入了与之相邻的奥地利,并在此处顺多瑙河而下,直抵喀尔巴阡盆地(多瑙河中游平原)。熟悉欧洲地图的朋友应该会很清楚,很显然当日耳曼人来到喀尔巴阡盆地时,他们距离罗马边界就已经不远了,更何况此处的凯尔特人部落早已成为古罗马羁縻统治的紧密区域。秉承着安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常识,罗马人与日耳曼三部很快发生了交锋。不过经过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并将整个地中海囊括在内的罗马共和国,此时的社会结构早已从农耕过渡到了商贸,这就导致农民兵源不足、贫富差距严重、战斗力水平下降。而他们的敌人恰恰是比凯尔特部落还要凶残的日耳曼人,最终罗马军队在诺里亚战役中遭受重创。公元前109年,日耳曼人跨过巴伐利亚高原,抵达高卢地区。罗马人再度与之交锋,全军覆没。日耳曼三部的胜利,促使他们此后可以肆无忌惮的横行于整个高卢地区,更为重要的是它让原先臣服于罗马的凯尔特人看到了罗马军队的虚弱。两年之后(前107年),正当日耳曼三部横扫西欧之时,位于瑞士高原上的凯尔特人提古林尼部落南侵罗马,并破天荒的取得了凯尔特人对罗马人百余年来的首次大胜。为了宣泄百年屈辱,凯尔特人迫使四千多罗马战俘从“轭门”(即三根标枪扎成的门洞)下面挨个钻出,史称“轭门受辱”。不过,相较于主动出击罗马腹地,但战果有限的凯尔特人,战斗力更为强劲、作风更为野蛮的日耳曼人才是罗马的战场大敌。只是,辛布里人、条顿人和阿姆布昂人终究是为了生存才发起南迁的,他们在又一次重挫罗马军团(阿劳西奥战役)之后,便选择窜入外高卢境内,并不愿意深入到罗马腹地进行一次客场冒险,高卢地区的凯尔特族群已经足够他们掠食的了。这种掠夺式的生存方式,本质上依然属于游牧生活的范畴,只不过日耳曼三部游牧的对象是其他更为弱小的族群罢了。所以按照日耳曼人的想法,过了几年他们才又一次返回罗马边界,意图再进行一轮收割。只是恰在日耳曼三部巡掠高卢的时候,罗马内部形势发生了一次剧变。在遭受接连失败之后,罗马执政官马略推行军事改革,并取得北非朱古达战争的胜利。故而当日耳曼人再度来袭之际,马略率领他所训练的5万罗马新军出现了。我们姑且不去详谈马略军改的实质和其背后的深层因素,只需要知道罗马军队的战斗力和动员能力被重新激活就好。当战场尘埃落定,结果完全出乎日耳曼人的预料,条顿、阿姆布昂人几乎全数被歼,另有相当多的妇孺(日耳曼三部是举族迁徙的)被俘。没过多久,辛布里人也在抵达阿尔卑斯山南麓的波河平原,于韦尔切利惨遭罗马军团屠戮。至此,辛布里战争结束。日耳曼尼亚与罗马帝国边界的形成经过辛布里战争以后,罗马人开始将北部被日耳曼族群占据的区域称之为“日耳曼尼亚”,意为日耳曼人居住的地方。没过几十年,凯撒便开始率领罗马军团开启了征服高卢的历程,并将莱茵河作为高卢地区(也即罗马疆域)与日耳曼尼亚的边界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凯撒甚至跨越到了莱茵河以东附近的丛林中,以求达到对日耳曼部落的威慑效果。然而,以河流作为两个族群边界的做法并不符合地缘板块的自然规律,毕竟相较于山脉的两侧,河流两岸更容易相互交流(经商、通婚和战争)。所以当凯撒撤兵以后,众多为了谋求生存的日耳曼部落开始不断尝试穿越莱茵河防线,毕竟相较于罗马人的阻力,从日德兰半岛传递而来的地缘压力更为强烈。在众多日耳曼部落的竞争中,不断有人潜入高卢地区,这迫使后来罗马帝国不得不沿河修筑一些分段的防御工事,这一系列防御工事后来又被称作“日耳曼长城”。当然,不仅日耳曼人想要迁徙至莱茵河以西,之后的罗马帝国同样有兼并莱茵河东岸野心的皇帝。在奥古斯都和提庇留时期,罗马军队不断深入中欧丛林,占领了大半个中欧。然而这些日耳曼部落大多并非真正屈服。最终条顿堡森林战役爆发,罗马帝国在其最强盛之时遭受惨败,不得不停止了扩张行动,莱茵河防线的地位进一步加强。其实罗马人在条顿堡森林战役惨败的原因恰恰是当年凯撒不愿占据莱茵河以西的理由,毕竟丛林密布的环境不利于罗马军团的展开,反而对熟悉地形的日耳曼人更加有利。“三世纪危机”后的日耳曼罗马条顿堡森林战役之后,罗马帝国不仅未能征服日耳曼尼亚,其自身却逐渐出现一系列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点:其一是马略募兵制改革以后,军队将领地位提升所带来的武人乱政现象;其二则是伴随着帝国内部的饱和发展,不同地缘板块间的离心力日渐增强。最终罗马帝国陷入了军队频繁废立皇帝、“四帝共治”以拱卫中枢的窘境。正当罗马即将迎来新一轮历史拐点的时候,亚洲草原游牧民族匈人开始入侵欧洲,并裹挟了包括阿兰人、日耳曼人在内的众多族群冲击罗马边疆。在此期间,日耳曼族群业已形成以哥特人、汪达尔人和勃艮第人为主的东日耳曼人;以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为主的北日耳曼人。最终,众多东日耳曼人以及部分西日耳曼部落纷纷内附罗马,其中西哥特人(从哥特人分裂)占据了伊比利亚半岛、汪达尔人连同阿兰人(非日耳曼族群)占据了北非迦太基故地、东哥特人占据了亚平宁半岛(后被伦巴底人占据)、法兰克人则在莱茵河以西的高卢地区占据绝对优势。此时,罗马帝国虽然分裂,并且对各地日耳曼将领的束缚力大为削弱,但却依旧维持着西罗马帝国形式上的完整。因而,这段时期的西罗马又被称作“日耳曼罗马”。在“日耳曼罗马”时期,众多日耳曼部族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欧洲由此进入了以日耳曼族群为主的时代。中世纪欧洲:日耳曼人的天下进入中世纪以后,东日耳曼诸部中唯有西哥特王国留存了下来,东哥特王国和汪达尔王国则相继被东罗马灭亡,勃艮第人则被法兰克人吸收。西日耳曼诸部的情况较为复杂,居住在易北河流域的众多部落最终演化成为了巴伐利亚人(南德意志人);居住在北海沿岸,包括撒克逊人、盎格鲁人、朱特人以及巴达维人则逐渐成为荷兰人、英格兰人的直系祖先;至于居住在莱茵河、威悉河等地的日耳曼部落则逐渐成为了黑森人和法兰克人。当然,后来除了不列颠群岛和伊比利亚半岛以外,法兰克人的疆域几乎涵盖了全部中西欧地区,但最终在日耳曼尼亚地区还是形成了以德意志为共同文化意识的德意志人。事实上,法兰克帝国的分裂,其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凯撒治下的高卢与日耳曼尼亚地区的又一次地缘划分,毕竟后来西法兰克与神圣罗马帝国的疆域依旧是以莱茵河-洛林一带为界线的,而这源于两侧日耳曼人对拉丁文化的认同程度。不仅如此,自从西日耳曼人内附罗马以来,易北河以东及波西米亚地区便被西斯拉夫人占据,法兰克人崛起的岁月里,日耳曼人开始东征并逐渐收复了这些地区。相较于东日耳曼人和西日耳曼人,北日耳曼人虽然未能在古罗马文明崩溃的废墟中获益,却依旧不能阻挡其在中世纪崛起的步伐。他们擅长海上冒险,喜欢掠夺其他欧洲国家,并从8世纪开始愈发变得有组织起来。这其中丹麦人甚至一度取得英格兰地区的统治,建立了北海帝国。为了表达对这群擅长掠夺、杀戮的海上强盗的厌恶,芬兰人称之为“罗斯人”、东斯拉夫人称之为“瓦良格人”、西欧的日耳曼同族们将其称作“维京人”,他们留西欧的后裔则被称之为“诺曼人”。鼎盛时期,这些维京人一方面在西欧(从北海到地中海)横行肆虐,甚至占据了西西里岛之后充当了抵御阿拉伯人入侵的欧洲南大门作用;另一方面则在东欧斯拉夫人的领地中经营着往返北欧(瓦良格人)和拜占庭(希腊人)之间的“瓦希商路”。甚至就连因这条商路贸易而崛起的东斯拉夫城邦诺夫哥罗德,后来在斯拉夫贵族的邀请下迎来了瓦良格人的领袖留里克建立了俄国史上第一个王公政权(俄国史学界对此有异议)。至此,英国(盎格鲁-撒克逊人/英格兰人)、德国(巴伐利亚人、萨克森人/撒克逊人等重塑形成的德意志人)、法国(西法兰克人)、西班牙(西哥特人),乃至意大利、荷兰、奥地利甚至是俄罗斯等欧洲国家,均不同程度的保存了日耳曼人的血缘、习俗或者影响。当中世纪的欧洲遭受阿拉伯人和奥斯曼人的入侵之时,以保护欧洲为名发起“十字军东征”的也大多是法国、英格兰和神圣罗马帝国等日耳曼国家。大航海时代和工业化浪潮来临之际,这些国家的影响力更进一步,凭借对全球秩序(全球殖民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等)的塑造占据着世界的话语权。综上所述,日耳曼人源于南俄草原的古印欧人族群,后西迁至日德兰半岛以及北欧地区,并伴随着生存环境的恶化开始不断南迁。它们先后与罗马发生了辛布里战争、条顿堡森林战役,划定了双方的分界线。罗马帝国分裂后,众多日耳曼部落趁势内附西罗马,并在其倒塌的废墟中建立起了一系列政权。步入中世纪以后,日耳曼人逐渐成为欧洲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族群,并成为维护欧洲文明的形象。中世纪结束以后,日耳曼人的族群意识逐渐被各自国家认同所取代,英格兰人、法兰西人、德意志人成为更具辨识度的标签,日耳曼人概念也随之逐渐萎缩成为德意志地区(与日耳曼尼亚地区高度吻合)人群的自称了。
56
原创|发布:2020-04-20 22:14:02 更新:2020-04-20 22:14:02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举报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tashuo@baidu.com。
有魔气历史
历史网站主编,让我们在历史的天空下翱翔
冷历史: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凯尔特人,谁是欧洲真正的主人?
历史大爆炸
日耳曼人的冷历史:曾是欧洲蛮族,灭掉罗马帝国,二战中搅乱世界
历史大爆炸
罗马为何没能征服日耳曼?环境和气候因素比军事更重要!
米南德
相关话题
日耳曼人
+ 1已赞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举报不良信息 | 投诉侵权信息 | 申请删除词条 | 意见反馈 | 贴吧讨论
©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世界民族文明史系列】日耳曼人的起源与发展1 - 知乎
【世界民族文明史系列】日耳曼人的起源与发展1 - 知乎首发于世界民族文明史系列切换模式写文章登录/注册【世界民族文明史系列】日耳曼人的起源与发展1生物与人类文明从宇宙诞生到人类文明日耳曼人的起源与发展1日耳曼人(Germanic peoples),他们在罗马帝国时期与凯尔特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罗马人并称为欧洲的三大蛮族,也是现今欧洲人的代表民族之一。已知最早使用“日耳曼人”这个词的是希腊人波希多尼,罗马人塔西佗说凯尔特人称莱茵河以东的民族为“日耳曼人”,罗马独裁官尤里乌斯•凯撒也在《高卢战记》中提到日耳曼人。约公元前2万年后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今瑞典南部、挪威西部),部分向欧洲南部迁徙,于罗马帝国时期南迁至德国北部并分裂为多个部落,并赶走了居住在阿尔卑斯山北部广大平原上的凯尔特人,并在罗马帝国衰亡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多个国家,在发展途中大力吸收希腊人和罗马人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改造过的基督教(来源自犹太),并在13世纪前迅速崛起。(1)起源日耳曼诸民族的族源尚无确说。据说是使用铁器的北欧人与使用青铜器、操印欧语系的波罗的海南岸居民混合而成,青铜时代晚期,这些人居住在现今瑞典的南部、丹麦半岛以及德国北部介于埃姆河、奥得河与哈次山脉之间的那片地方。最早使用“日耳曼人”这个词的是希腊历史学家波希多尼。他在约前80年时第一次使用这个词。也许他在与中欧的某一个今天无法考证的小民族接触时听到了这个词并将它用来称呼所有的日耳曼民族。有可能这样一个小民族的名字后来成为了整个民族群的名字。公元前51年恺撒在他的《高卢战记》中使用了日耳曼人这个名称。恺撒在东部高卢战役中,将来自于莱茵河东部的已凯尔特化的对手及其他混合人口统称为日耳曼人。而在此为前罗马人将欧洲西部的民族称为凯尔特人,而欧洲东部的民族被称为赛西亚人。到此时为止,罗马人才认识到日耳曼人并非凯尔特人,而是一个独立的民族群。塔西佗说凯尔特人称莱茵河以东的民族为“日耳曼人”。后来这些民族自己也称自己为日耳曼人。根据这个叙述这个词有可能是从凯尔特语过来的。严格地说只有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才能将这些民族称为日耳曼人。欧洲北部的青铜器时代的人几乎可以肯定是日耳曼人。而所谓的战斧人与日耳曼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争议。最新的理论通过对河流和地名的研究认为日耳曼人的产生地在今天德国中部山区的北部。但大多数学者对这个理论持怀疑态度。 塔西陀时代,各个日耳曼民族都意识到彼此之间存在著一种亲属关系。一些在罗马军队中服役的日耳曼人有时会自称为日耳曼尼(Germani),而那些生活在莱茵河以东的自由日耳曼人则没有一个专门用来称呼自己的集体名字,直到西元11世纪时,他们才采用了diutisc(现代德语deutsch,义为「属于人们的」)这个形容词来自称,由此这个词才流行开来。至于Germani这个族名及该族所用语言,其确切涵义尚不可考。(2)发展青铜时代晚期,日耳曼人居住在现今瑞典的南部、丹麦半岛以及德国北部介于埃姆河、奥得河与哈次山脉之间。随着铁器的应用、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从公元前6世纪左右,日耳曼各部落开始南迁。汪达尔人、格庇德人及哥德人自瑞典南部外迁,占据波罗的海南岸大体上相当于奥得河与维斯杜拉河之间的地区。早期的迁徙行动,也有向南和向西发展的。其结果是把居住现今德国西部大部地方的凯尔特诸民族挤走了。公元前3世纪,他们沿着易北河南下到达波希米亚北部地区,又沿着萨勒河进入图林根地区。公元前2世纪末,定居在日德兰半岛的日耳曼部落侵入地中海文化区域,直接同罗马人对峙。公元前1世纪中期,大批日耳曼人从腹地出发来到莱茵河边,同罗马帝国不断发生军事冲突。经过漫长的斗争,日耳曼部落的汪达尔人、勃艮第人和哥特人占领了维斯杜拉河流域。公元前1世纪中叶,又将凯尔特人逐出,最终定居于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和北海之间的广大地区。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奴隶制共和国被帝国所代替后,遂将其北部直接为邻的日耳曼部落作为征服对象。西元前9年,罗马人自莱茵河拓展其疆域东至易北河,凯撒时代,日耳曼人已在莱茵河以西定居下来,向南则已达到多瑙河一带了。他们与罗马人之间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战斗发生在西元前2世纪之末,当时辛布里人与条顿人联合入侵高卢南部和意大利北部,但在前102及前101两年中,全部为马略(,157~86?BC)所歼灭。罗马帝国的征服目标是,占领直到易北河的广大日耳曼部落居住区,将其划入帝国版图,组成罗马行省——大日耳曼尼亚。罗马帝国集中力量把莱茵河区建成军事基地。公元前12年,罗马帝国在莱茵一线集中36个军团,总兵力达3万人,并在这一年开始了对日耳曼部落的征服战争。战争初期,罗马军队遇到了日耳曼各部落的顽强抵抗,损失惨重。公元8年,一支深入日耳曼腹地的罗马军队受到了日耳曼诸部落的沉重打击。罗马人“艰难地去征服前进道路上的对手,而每一次胜利,他们都得付出血的代价。”然而日耳曼各部落的抵抗都是各自为战,没有联合行动。这使罗马人可以集中优势兵力依次进攻各部落。经过10余年的战争,日耳曼部落大部分被征服。由于无力派出足够的军队去占领整个日耳曼人居住区,并对其实行有效的统治,罗马帝国只得迫使被征服的日耳曼部落向帝国称臣纳贡,建立强制性的条约依附关系。经过多年的斗争,日耳曼人逐渐意识到,要战胜装备精良、经验丰富的罗马军队,必须改变各个部落各自为战的涣散状态。于是部落联盟开始出现了。公元9年秋,日耳曼各部落的战士,在条顿堡森林同3万罗马军队遭遇,日耳曼人取得了重大胜利,罗马3个军团几乎被全歼。这次胜利后许多日耳曼部落重新获得独立。这就决定了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的边界不是在易北河,而是仍然在莱茵河流域一线。公元11年,罗马帝国再次越过莱茵河,对日耳曼人发动新的征服战争,并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公元17年,罗马军队占领施特拉斯堡、温迪施和美因茨。但罗马人已无力继续深入日耳曼人腹地。在公元1世纪中期的几十年里,罗马帝国逐渐把边界推进到莱茵河东岸,从而加固了罗马莱茵河——多瑙河边界体系。公元1世纪下半期后,罗马人开始在莱茵河东岸地区建立界墙。这意味着罗马帝国最终结束了征服战争。公元1世纪初,罗马帝国正式把莱茵河与多瑙河上游划入帝国版图,建立了两个行省:上日耳曼行省和下日耳曼行省。前者首府是美因茨,后者是科隆。两省总督由当地罗马驻军的副将担任。2世纪在日耳曼地区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首先过去分裂的日耳曼部落联合为大部落,其次日耳曼人越来越多地对罗马边界进行袭击。这些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的原因今天还无法断证,可能的一个原因是随着日耳曼部落经济文化的发展、氏族公社制度的解体,部落上层渴望向外扩张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部落下层民众也因人口的增长不得不向外迁徙,寻求新的能够谋生的土地。罗马帝国正日益衰弱,无力抵御外敌的入侵。或者有可能是饥荒造成的。总之从公元4世纪起,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部落开始大规模向罗马帝国境内迁徙。公元376年,日耳曼民族的西哥特人部落受匈奴人袭击,他们在获得罗马皇帝同意后,渡过多瑙河进入巴尔干半岛的色雷斯。第二年,西哥特人不堪罗马人的压迫又起义反抗。395年罗马帝国分裂,西哥特人又与当地奴隶、隶农一起打击西罗马帝国。418年,在高卢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国。继西哥特人涌入罗马帝国的日耳曼部落还有:勃艮第人、法兰克人、东哥特人、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等。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约持续了2个世纪,他们与当地的奴隶、隶农起义一起,摧垮了罗马帝国,在罗马领土上建立了许多日耳曼人王国,其中,法兰克王国逐渐成为日耳曼诸王国中力量最强的国家。罗马帝国在莱茵河下游的边疆地区,面临著法兰克人的威胁。美因河流域在260年前后为勃艮地人所占,而位于黑森林地区的阿格里•戴可美特则为阿勒曼尼人所据有。那些勃艮地人显然是从德国东部区域迁来的。法兰克人和阿勒曼尼人也许是两个民族联盟,他们在塔西图斯时代,曾各据一方,尽管有些可能来自东部的移民杂居在他们中间。塔西图斯所谈到的那些生活于波罗的海沿岸的各民族在二世纪的后半期内曾向东南方迁移。因之,哥德人在此时期控制了乌克兰和今罗马尼亚的大部分地区;格庇德人占有特兰西瓦尼亚以北的山地;汪达尔人则成为他们西部的邻居了。到500年之际,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已进入英格兰,法兰克人则拥有高卢的北部。勃艮地人占居隆河流域一带,西哥德人生活在他们的西边。东哥德人定居于意大利而汪达尔人到达了非洲。507年,法兰克人把西哥德人从其所占高卢地区的大部地方驱逐出去。西哥德人在高卢的领土当时已由庇里牛斯山一带扩展到罗亚尔河流域,他们被法兰克人逐出以后,便进入西班牙,直到711年才被穆斯林全部消灭。568年伦巴底人进入意大利,建立独立王国,到774年,这个王国被查理曼(,742~814)灭掉。德国东部一些地区自从哥德人和一些别的民族离开之后,便被斯拉夫人占领,斯拉夫人还向西扩张,远达波希米亚和易北河流域。8世纪以后,日耳曼人收复了德国东部地区、下奥地利地区和施蒂里亚、卡林西亚的大部分土地,把斯拉夫人从这些地方统统赶了出去。【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发布于 2021-07-15 09:36日耳曼人赞同 392 条评论分享喜欢收藏申请转载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世界民族文明史系列麟剑的人类史——从宇宙诞生到现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百度首页
商城
注册
登录
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采购
地图更多
搜索答案
我要提问
百度知道>提示信息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返回首页
15秒以后自动返回
帮助
| 意见反馈
| 投诉举报
京ICP证030173号-1 京网文【2023】1034-029号 ©2024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知道协议
为什么只有德国人曾自称和被称为日耳曼人? - 知乎
为什么只有德国人曾自称和被称为日耳曼人? - 知乎首页知乎知学堂发现等你来答切换模式登录/注册德国人文abc为什么只有德国人曾自称和被称为日耳曼人?欧洲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一直是由日耳曼人主导,现在欧洲大陆主要国家也是由日耳曼人组成,包括德国奥地利瑞士法国英格兰等,为什么只有德国人自称日耳曼人?关注者122被浏览109,257关注问题写回答邀请回答好问题 79 条评论分享13 个回答默认排序知乎用户这个问题本身问得不够严谨。首先,德国人不自称日耳曼人。德国人自称是“德意志人(Deutsche)”,乃是古代日耳曼人的后裔。日耳曼人是他们的祖先,但同时也是其他西欧、北欧大部分国家的祖先。而事实上,日耳曼人本身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民族,而是不同语言、文化、习俗相近的、非常多的部落的集合。一般来说,日耳曼人分成三个分支:东支日耳曼人,如哥特人、汪达尔人和勃艮第部落,其中哥特人又分为东西两支;西支日耳曼人,如法兰克人、勃艮第人、巴伐利亚人、盎格鲁人、萨克森人、切鲁西人、卡狄人(后来的黑森人)、日德兰人(朱特人)等等;北支日耳曼人,如伦巴底人等;在这个集合中,有部分部落在民族大迁徙浪潮中灭掉并占据了西罗马帝国的国土,在后来漫长的中世纪中,他们形成了西欧、北欧绝大部分国家,现如今西欧、北欧国家,大部分都是日耳曼人的后裔。如同他们的祖先日耳曼人不自称“日耳曼人”一样,德国人也不自称日耳曼人,而只有英国人管他们叫“日耳曼人(German)”。举个例子,英格兰人管德国人叫日耳曼人(German),源自拉丁语Germanic,乃是罗马人对这群人的称呼;法国人管德国人叫阿勒曼尼人(Allemagne),源自古代法国人称呼临近日耳曼人中的阿勒曼尼人部落;同样,德国人管法国人叫Franzosen,管法国叫Frankreich,意思是“法兰克人”和“法兰克人国家,来源是古代日耳曼人中法兰克部落建立起的法兰克王国,而德国人管英格兰人叫Engländer,管英国叫England,源自古代日耳曼人同族中的盎格鲁-萨克森人部落(Angelsachsen)征服这片土地后以“盎格鲁人的土地”(古英语,Ænglisc)的自称。PS:我在观看爱沙尼亚著名的战争电影《1944》,当两个爱沙尼亚士兵谈论起德国兵的事情时隐隐约约听到“萨克森”这个词,谷歌翻译一下爱沙尼亚语“德国”果然发现了“Saksa”一词,表示“德国”。联想一下当初萨克森公国乃是东法兰克王国的四个部落公爵之一(其余三个为施瓦本、法兰克尼亚和巴伐利亚),存在时间为804—1294年,与爱沙尼亚民族的雏形属同一时代。同时,至1227年,爱沙尼亚被利窝尼亚骑士团(条顿骑士团的分支之一)征服,爱沙尼亚人管德国人叫“萨克森人”,应该是跟法国人称呼德国“阿勒曼尼人”同样的逻辑,即以最靠近他们的日耳曼部落的名称称呼整个日耳曼族群。看上去很乱是不是?也就是说,英格兰人跟德国人同源,法国人的一部分与德国、英国人同源,都是古代日耳曼人不同部落的后裔。那么,为何英格兰人会称德国人为日耳曼人(German),而故意不提英格兰人自己同样出身日耳曼人的事实呢?这得从英国的地理位置,以及有名的“大陆均势政策”说起——事实上,这不过只是英国人故意混淆视听,故意摆下的障眼法而已。英国与欧洲大陆隔着一条英吉利海峡,在古代堪称天堑,这使得这片土地易守难攻,然而一旦敌人成功登陆,这土地上的军队往往无力回天。事实上,英国历史上有多次为大陆国家征服的惨痛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一点。英国人生活在这孤悬海外的孤岛上,天然具有岛国心态,历史上也曾多次为大陆国家征服,而每次改朝换代,都无一例外地将隔海防御作为国防的重点,这也使得英国人在民族心理上往往刻意与大陆人维持着疏远;在经历过英法百年战争后,英国意识到他的实力远远不足以支撑其与欧洲大陆诸国(尤其是法国)争夺欧陆霸权。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不卷入欧洲大陆诸国的纷争的前提下保护英国自身的利益,成为英国外交政策的一个重大难题。出于对英国在历史上数次为大陆国家征服的经验教训,自17世纪以来,英国长期将维持欧洲大陆均势作为外交重点,即保持欧洲大陆均势,不容任何力量破坏这和谐局面。在这个问题上,英国必须时时刻刻小心翼翼地:维持与大陆各国不疏不近的外交关系;避免由于与欧洲大陆上任何一个国家过于亲近而引起其他国家猜忌的举动;老话说外交的精髓就是维持平衡,显而易见,这是一套必须时时刻刻维持且坚决不能打破的平衡。一旦失去平衡,英国都将:外交政策落得功亏一篑,乃至于前功尽弃,英国的国家安全将面临重大危险,其中包括:可能面临单个大陆国家的挑战,如重现英法百年战争;可能引起大陆国家群起而攻之,英国将面临两线甚至多线作战的窘境;一旦战败,英国将重现历史上数次为大陆国家征服(罗马征服,盎格鲁萨克森征服,诺曼征服),乃至亡国的悲剧;所以,英国人所做的一切,都将围绕着“大陆均势”这一点原则进行,其中自然包括语言、文化等方面与欧洲大陆国家划清界限。在这个问题上,英国人必须保证不偏不倚,不能与任何一个大陆国家显得哪怕稍微近那么一丁点儿的关系。实际上,对于英国人跟德国人同源的关系上,英国人一向心知肚明,只不过是其搅屎棍的本性,如不需要绝不说破地装糊涂,以及故作中立地摆清高而已。(当然,这也是搅屎棍一贯以来的特色)。*Reich乃是德语“国家”之意,第二、第三帝国时期德国国号“Deutsches Reich”译为“德意志帝国”乃是意译而非直译,罗马帝国(Römisches Reich)分裂后的西罗马帝国(Weströmisches Reich)东罗马帝国(Oströmische Reich)同理。古英语“国家”为“rīce”,与德语“国家(Reich)”是同源词,证明英语与德语同源;*德语中表示严格意义的“帝国”乃是“Kaiserreich”,如想表达“(德意志人的)帝国”,直译乃是“Deutsches Kaiserreich”附1:日耳曼诸部落与今日西欧、北欧国家的关系1. 英国日耳曼人盎格鲁部落、萨克森部落中的一部分,日德兰部落(朱特人)部落渡海征服了英格兰,他们和后来到来的部分维京人、诺曼人(维京人的一支),经过数百年的融合,形成了今日的英格兰人;2. 法国法兰克王国分裂后,法兰克人部落一分为二,一部分与原居高卢的高卢-罗马人通婚,他们的后裔是今天的法国人;3. 德国、奥地利、卢森堡、瑞士、列支敦士登法兰克人中的另一部分,与部分留在盎格鲁和萨克森故地的盎格鲁人、萨克森人部落,以及勃艮第人、巴伐利亚人、阿勒曼尼人等通婚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德意志人。德意志人主要集中在德国、奥地利、卢森堡、瑞士、列支敦士登等德语国家。4. 荷兰法兰克人在法兰克王国分裂形成了弗兰德斯伯国,他们的后裔就是今天的荷兰人;5. 意大利北部日耳曼人中的伦巴底部落和(先前迁来的)东哥特部落通婚融合,他们的后裔是今天意大利北部的人民;6. 瑞士401年,日耳曼人部落联盟占领了瑞士,罗马帝国军队撤离瑞士地区。自此,瑞士西部由勃艮第部落统治,他们与当地的高卢-罗马通婚融合后成为瑞士法语区人民的祖先;同时,瑞士东部由阿勒曼尼人统治,今日瑞士德语区人民是他们的后裔。7. 比利时法兰克王国分裂后,法兰克人的一支移居此地,他们建立起了弗兰德斯伯国,归属东法兰克王国。他们的后裔是今日的荷兰语大区的人民;日耳曼人瓦隆部落在逐渐与原住民高卢-罗马人通婚融合,他们的后裔是今日法语大区的人民;一战结束后,原德国西部的部分城镇被迫割让给比利时。以此为契机,这部分德国人被剥夺了德国国籍,被迫成为比利时公民,他们形成了今日德语大区的人民。8. 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类似,法兰克人、西哥特人与当地的原住民高卢-罗马人通婚融合,形成了今天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9. 丹麦、瑞典、挪威、冰岛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的,没有随着民族大迁徙离开故地的北支日耳曼人部落们,他们后来形成了维京人。维京人又称诺曼人、诺斯人、瓦良格人,是同一民族的不同翻译,都是一个意思:(日耳曼人中的)北方人,他们就是著名的维京海盗。绝大部分后来分别演化成为丹麦人、瑞典人、挪威人和冰岛人。他们的殖民、袭击、贸易活动遍布整个欧洲。11世纪早期,维京人丹麦王国的克努特大王统一了丹麦和挪威,并于1018年在英格兰登陆,威塞克斯王朝覆灭,英格兰王国灭亡。克努特加冕成为英格兰国王,其后统治英国30年,史称英国历史中的“丹麦王朝”;一小部分在肆虐了大半个西欧后臣服于法国,并为法王封为诺曼底公爵,迅速为法国同化。后来举国侵略英格兰,戈德温王朝覆灭,英格兰王国再次亡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建立起诺曼王朝,其接下来数个世纪的统治深刻地改变了英国历史的走向,这一事件俗称俗称“诺曼征服”;一部分在8世纪时征服并且统治了易北河以东的斯拉夫人东支,建立起基辅罗斯的留里克王朝,统治区域遍及今天的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形成了今日的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当然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有机会再谈)附2:诺曼征服前的英国历史1. 英国盎格鲁人、萨克森人中的一部分,日德兰人(朱特人)部落渡海征服了英格兰。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站稳脚跟后分裂为七个部落国家,其中:由盎格鲁人建立的国家有:东盎格利亚(古英语:Ēast Engla rīce,英语:East Anglia),即“东盎格鲁王国”;诺森布里亚(古英语:Norþhymbra rīce,英语:Northumbria),即“北布里亚王国”麦西亚(古英语:Miercna rīce,英语:Mercia);由萨克森人建立的国家有:埃塞克斯(古英语:Ēast Seaxna rīce,英语:Essex),即“东萨克森王国”;威塞克斯(古英语:Westseaxna rīce,英语:Wessex),即“西萨克森王国”;萨塞克斯(古英语:Sūþseaxna rīce,英语:Sussex),即“南萨克森王国”;由日德兰人(朱特人)建立的国家有:肯特王国(古英语:Cantaware Rīce,英语:Kent);实际上,当时由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不列颠原住民所建立的王国数目远远不止7个,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部落国家互相攻伐,一些大国逐渐吞并了周边的小国,最后形成了以这7个大国为代表的七国时代,史称“战国时代”,这七个王国的格局,也成为了后来的英格兰王国的雏形。当然,持续不断的分裂和相互攻伐的后果便是给予远在大陆上的日耳曼人同族以伺机而动的机会。公元8世纪,留在大陆上的北支日耳曼人维京部落不断袭扰英格兰诸王国,威塞克斯王国实力强劲,大王阿尔弗莱德举起了反抗维京人侵略的大旗,率先以“盎格鲁萨克森人的国王”自居。在他去世后,其子长者爱德华继承了父亲的遗志,继续率领军民反抗和驱逐维京侵略者并收复了大部分失地。长者爱德华去世后,其子埃塞尔斯坦于公元927年攻灭了最后一个分裂王国:诺森布里亚,成功统一全国,埃塞尔斯特恩加冕成为英格兰王国的开国君主。公元10世纪末,维京人再次入侵;1002年,国王埃塞尔雷德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捕和驱逐维京人,遭到时任丹麦和挪威联合王国的国王八字胡斯文四次入侵。1013年英王埃塞尔雷德二世战败投降,英格兰亡国,次年八字胡斯文去世,其子克努特继任。1016年英王埃塞尔雷德二世病逝,其子艾德蒙二世与克努特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议和条约,规定二人共治英格兰。当年年末艾德蒙二世去世,英格兰再次亡国,沦为克努特治下的丹麦、挪威和英格兰联合王国,史称丹麦王朝。1042年年中,丹麦王朝的国王、克努特的儿子哈德克努特去世,他是克努特大帝与埃塞尔雷德二世前妻、寡妇诺曼底的艾玛的儿子。哈德克努特生前无子,其异母兄弟、流亡在外的前英格兰国王埃塞尔雷德二世的儿子、太子爱德华三世闻讯后连夜赶回国,率忠于故国的英格兰军民迅速击败并驱逐了维京侵略者,并成功摆脱了维京人丹麦王朝的统治。同年年底,爱德华三世宣布威塞克斯王朝复国,并加冕成为英格兰国王,英格兰王国再度独立。1066年,爱德华三世去世,由其家族远亲哈罗德二世继位。但是好景不长,哈罗德二世很快就受到了企图卷土重来的维京人丹麦王朝国王哈拉尔三世,以及诺曼底公爵威廉的挑战。1066年9月初,哈拉尔三世率领一万五千名维京军队在诺森布里亚北部海滩登陆并迅速占领了诺森布里亚,经过了短期休整后,长驱直入,又在20日击败了由麦西亚伯爵埃德温和他的兄弟、诺森布里亚伯爵莫卡尔率领的英军,并占领约克,约克伯爵战败投降。在短暂的占领该城并掠走人质和给养后,维京人登船继续行进,兵峰直指伦敦。英王哈罗德二世闻讯后,率领禁卫军从伦敦出发,北上抗敌。经过185英里的急行军,4天后,他的部队抵达约克,25日,两军在斯坦福桥附近遭遇,哈罗德二世身先士卒,亲自上阵督战。经过一整天的激战,英军大胜,维京人大部被歼,哈拉尔三世也在战斗中阵亡。是役,英军焚毁大量维京战船,缴获辎重粮草无算,但也元气大伤。此时诺曼底公爵威廉已经准备就绪并在29日在英格兰南岸的村庄佩文西登陆,闻讯后哈罗德二世率领英军经过简单的打扫战场后回师伦敦,准备与威廉决一死战。战斗过程恕不赘述,详情百度:黑斯廷斯战役。是役,英王哈罗德二世阵亡,英军全军覆没,禁卫军龙旗军团和战斗者军团战斗至最后一人。诺曼底公爵威廉攻占伦敦,加冕为英格兰国王,建立起诺曼王朝,是为征服者威廉。由此,英国接下来数个世纪都在法国化诺曼人的统治之下,法语成为上层阶级通用的沟通语言,法国文化和法国习俗顺利植入英国,全面且深刻地影响了英语,并且改变了英国历史的走向。编辑于 2018-04-07 07:21赞同 35914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收起霁晨 关注英国人称德国人日耳曼人,法国人称德国人阿勒曼尼人,德国人称自己德意志Deutsche,德国人称德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对应的英语是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曾经也叫过DeutscheReich(德意志帝国)。发布于 2014-07-28 12:25赞同 121 条评论分享收藏喜欢